革命烈士晏子良
2021-06-22 14:13:00 来源:史志崇州
晏子良,安乐乡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生。兄妹9人,他行四。家贫,仅读私塾1年多,12岁就开始做杂工谋生。
1929年,到温江二十八军第三混成旅当兵,结识了中共温江特支书记康恩溥,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暗中从事革命活动。
1934年夏,晏子良随队攻打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党组织指示他要“假打真助”,“相机反正”。布阵通、南、巴时,他几次摸黑越过战壕,向红军报告敌军布防情况。在红军的打击下,该部溃退时,他鼓动士兵丢弃武器,留给红军。
1935年,川军整编,晏子良以“思想不纯”被遣返,并以“通匪嫌疑”被地方监视。返乡后,同中共温江特支书记李信孚接上关系。7月,李叛变革命,出卖同志,温江专署和保安司令部下令逮捕晏子良等人。晏子良闻讯,远离四川,经县人乐韶成介绍,在云南昆明龙云部任连长。次年,以“不满政府罪”被关押两月。又经乐韶成保释,转邱清泉部任辎重团连长。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从越南进犯镇南关,晏子良随部赴前线作战。他身先士卒,升任营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驻南京,两年后稓任副团长,后随部开赴内战前线。
淮海战役时,晏子良所在第二兵团被解放军包围在陈官司庄一带。1948年11月初,他率领全团官兵和其他团部分官兵,于深夜在战场起义。并写信给该兵团七十军三十师,动员他们投奔解放军。晏子良到解放区后,受组织委托,率领起义代表参观访问石家庄。淮海战役后,解放军转入渡江准备,晏子良返回南京,去做争取他的旧友起义的工作。他乔装成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进入南京,由于策反对象已调离,他奉令返川,重组队伍,配合解放军南下。
1949年2月,晏子良回到故土,宣传“穷人要翻身,只有靠共产党”的真理。他暗中托其侄晏明州做土匪头子陈福安的工作,试图拉起武装。在青年党县党部头面人物施德全宴请地主豪绅时,他趁机进行宣传。席间,立法委员黄鳌中伤共产党,晏子良严词驳斥,正告说:“劝诸位仁兄审时度势,站到人民方面来。”他的言行,被国民党员郑麟凯告密,省主席王陵基下令逮捕他。
晏子良辗转隐蔽于川西各地。是年5月,潜至邛崃,通过被袍哥大爷王用才掩护的共产党员小周,与组织接上关系,参加到党组织直接领导的斗争中来。
7月1日,晏子良在邛崃石子坡活动,被省特委会派人扣捕,囚于邛崃图书馆。任严刑拷打,他只答两句话:“来邛会人,别无其他。”次日晚,他撬开壁板逃走,被发现后抓回去,给他加上镣铐,并在身上横压一条木杠,两端加上铁锁,通宵达旦审讯,他不吐只字。三天后,被绑赴刑场,假作枪毙,他仍不变色。敌人技穷,将他移禁于成都将军衙门看守所。
1949年冬,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成都临近解放。12月7日深夜12时,晏子良同其他31位志士被国民党特务从黑牢一一呼出,以绳索捆身,黑布蒙眼,棉团塞口,载至成都十二桥畔秘密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晏子良等被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追认为烈士。1950年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起出32位烈士的忠骨,迁葬于文化公园内,并举行公祭大会,立碑纪念。其中,第8号墓碑上书:晏子良烈士之墓。
注:本文摘至《乡土要览(张伯龄执笔)》一书。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