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以需求为锚点 以共治为引擎——双流区怡心街道公兴场社区老旧小区“人民建议征集 多元协同聚力”的治理实践探索

2025-07-22 15:55:00 来源:双流区怡心街道公兴场社区

分享到手机

  为推进基层治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社治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公兴场社区开展“需求调研·多元聚力”系列活动,践行“五方协商”机制,同步畅通人民意见征集渠道,回应老旧小区设施老化、服务滞后、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激活小区自治的内生动力,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共治”转变。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分层调研+精准收集”民意征集机制
  为全面掌握居民诉求,活动采用“点面结合”的调研方式,首期聚焦核心群体,通过召开由社区“两委”、业委会筹备组、党员、居民骨干等36名代表参与的沟通会,针对性收集环境卫生、设施修缮等24条关键需求,形成治理“初步清单”;二期扩大覆盖范围,在小区门口设开放式摊位,以“建议换美食”的激励方式吸引215位居民参与,其中中青年群体120余人,补充空间改造、养老服务等更细化的诉求,尤其关注老旧小区特有的路灯昏暗、路面破损、电动车充电难等问题,通过“代表建议+大众声音”的结合,确保需求收集全面反映民意。
  以聚力为核心,搭建“多元参与+共识凝聚”民意反馈平台
  为打破多元主体间的壁垒,推动多方协同,明确“五方共治”框架,邀请社区、小区、物业、居民、社会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会议和现场互动,通过协商议事凝聚小区治理共识,共同探讨小区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创新参与形式,既通过座谈会实现深度交流,也以摊位互动降低参与门槛,吸引平日“沉默”的群体发声,让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都能融入治理过程,确保人民建议意见不仅被收集,更能成为共识形成的依据,提升对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以自治为目标,培育“骨干引领+持续行动”民意枢纽力量
  为推动治理从“调研”向“落地”转化,构建长效参与机制,组建核心自治团队,通过现场报名招募13名党员和居民骨干成立“花言巧语行动组”,并吸纳10名新志愿者,形成“骨干带头、大众参与”的梯队;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建立行动组微信群,明确后续通过线上问卷、楼栋走访深化调研,确保需求收集不脱节、问题解决有跟踪,让人民建议意见在自治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为后续制定治理方案和推动项目落地提供了稳定的持续动力。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