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5-07-22 16:52:00 来源:四川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管理中心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讯(记者 卢秋蓉)“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近日,在四川省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绵阳的“95后”余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四川省第89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是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9年后,成功奔赴的一场“生命之约”。

 

余先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余先生是某省直单位的一名干部,也是一名中共党员。生活中,他热心公益,多次参与无偿献血。2016年5月,在北京上大学的他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进校园活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7年,他接到当地红十字会电话,被告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时他说“我考虑一下”。几天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被告知另一名志愿者已表示愿意捐献。余先生说:“当时了解不够深入,还有顾忌,有些遗憾。”

  今年4月,他又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得知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被问及是否愿意捐献时,他说愿意,但是需要与家人沟通一下。于是,他开始在网上收集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并做好家人的科普工作。待一切很快推进后,他第一时间联系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没问题,可以捐献”。

  “第一次错过了,第二次机会又来了,答应了就要想办法去实现。”余先生说,由于家人还停留在抽骨髓的传统印象中,他们担心影响健康,便对捐献一事有些顾忌。经过他的科普和沟通,家人最终也理解了他,并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

余先生注射动员剂

  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等环节通过后,他将捐献的消息告诉了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对他的善举予以支持。7月中旬,余先生开始注射动员剂。5天后,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余先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单位领导同事专程前来关心慰问,家人和工作人员全程陪伴,共同见证这温暖一刻。

  当被问及捐献初衷时,他说:“自己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受过别人的帮助,这份善意一直记在心里。现在有机会帮助他人,我也想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余先生也给患者送去了祝福寄语:“愿你早日康复,尽情书写人生的新篇章,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期间,余先生分享了《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故事,他说:“希望借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多一个人加入,就多一份希望。”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