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扎根一线的坚守,都是一束照亮民心的光。
90后青年吴昊带着青涩与热忱,走进了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彼时,这支已默默深耕15年的队伍,正带着“电力 110”的百姓口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而吴昊用八年青春书写的答卷,恰是这束光最鲜活的注脚:以“善小而为、善小常为”,让“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承诺,在千万次服务中长成参天大树。
吴昊为小区更换楼道灯。陈红梅 摄
其间,吴昊成长为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第七任队长,获得“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成都青年五四奖章”、成都市“十佳志愿者”、国网公司“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队伍也于2024年8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25年7月,吴昊当选全国青联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善小常为:把“小事”做进群众心坎里
玉林横街22号院的阳光里,总留着吴昊的身影。去年春节前,他在刘玉兰婆婆家更换老化插座,一边拧着螺丝,一边耐心叮嘱:“刘嬢,烧水时离插座远点,有事我们随叫随到。”这样的叮嘱,刘婆婆听了8年——自2017年与党员服务队结对起,吴昊和队员们成了她独居生活里最可靠的“电管家”。
春节前夕,吴昊和队员看望慰问刘玉兰婆婆。徐珊珊 摄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心头事。吴昊和队员们的脚印,深深浅浅印在15个社区的街巷里。他们与46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结成了对子,从换灯泡、修开关的细致,到上门慰问、及时送药的温情,点滴行动串联起最质朴的关怀。蓓蕾社区92岁的冯道纯爷爷,将珍藏几十年的四本书郑重托付:“我走了,让它们陪着队伍成长。”玉林西路的白德兰老人手写信里那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道尽了群众的信赖。
这份信赖也成为吴昊和队员们一路向前的动力。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用电,吴昊琢磨着:“不能等群众开口,得学会‘未呼先应’。”吴昊带着队员在社区设“电力工位”,让用电难题就地解决;联合研发的“亲老智慧系统”,成了独居老人的“隐形守护者”;“心桥光明行动”让87个老旧小区“黑楼道”亮了起来,老人笑称“再也不用摸黑回家”。
从更换一颗松动的螺丝,到为小微企业规划节能方案;从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到推动老旧小区光伏电梯加装,吴昊把“便民”二字拆成了无数件具体的事。他常对队员说:“老百姓的事,解决了就是大事。”
挺膺担当:让初心在“硬仗”里淬成钢
2019年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吴昊主动请缨,和2名队员一起前往双河镇重灾区进行抗震抢险工作。
抵达当天,当地群众陆续转移进入帐篷,队员们冒雨接线,在三小时内实现通电,当电灯点亮时,人群中爆发出持久的欢呼和掌声,经过艰苦奋战,队员们点亮了67顶帐篷。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吴昊和队员们一次次迎难而上,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重大保电等“硬仗”中冲锋在前、挺膺担当。
2023年,成都市举办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为做好大运会电力保障工作,吴昊和队员们加班加点,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开展设备巡视检查,与保电队伍一起实现了电力服务“保到灯头、保到话筒、保到插座”。
2022年夏季,四川遭遇罕见高温气象灾害,面对“最高温度、最少来水、最大负荷、最长时间”的“四最”叠加考验,吴昊带领队员在持续43天的高温里,日均出动30余次保障电力正常供应。
吴昊和队员为客户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并更换空气开关。
从冒着余震为村民安装照明设施,到昼夜迎战暴雨抢修恢复居民供电……吴昊和队员们的“担当”从来不是口号。他们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儿,实打实做事。始终把群众用电需求放在心头,把电力保供使命责任扛在肩头。
薪火相传:让“心桥”连着更多人
吴昊坚持“解难事,做好事,坚持不懈”的服务承诺,努力让为民服务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吴昊和队员在社区开展智能电表和安全用电宣传。管向阳 摄
乡村的田埂上,他带着队员深耕电气化提升,与简阳、大邑的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结对,发挥专业优势破解村民用电难题,为村民安装设备、排查隐患、讲解安全用电知识,用实打实的服务为乡村发展筑牢电力基石。2022年11 月,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联合成都市慈善总会与简阳党员服务队开展“亲老服务进乡村”活动,排查 10 余处用电隐患、安装 33 套亲老智慧系统,把暖意送进农家院落。
都市的街巷间,服务早已超出电力保供本身,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与社区共建,开展“电工培训・授人以渔”课堂,帮群众掌握就业技能;走进校园当“电力叔叔”,播撒科学种子;在社区设服务点、电力平方角,定期“坐诊”电力难题,把便利送到家门口。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吴昊深谙传承的重量。除了结对共建外,他还以亲身经历讲述共产党员的服务传统,让“有呼必应”生长为“一呼百应”。去年11月,在西南交通大学,他用实践感悟传播“善小而为”精神,获师生称赞。今年1月温江“青春大讲堂”上,他用鲜活故事激励青年拼搏逐梦。至今,吴昊已参与成都志愿服务典型交流 10 余次,随队开展巡讲20场,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小站”开展跨行业交流宣讲500余次。每一次开口,都是为“为民服务”的精神培土,让这束光穿透时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徐珊珊 聂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