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松潘县多维度举措筑牢旅游服务防线
2025-10-09 15:4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阿坝讯(松潘县文明办)2025年十一中秋双节期间,松潘县以“安全有序、服务优质、游客满意”为目标,聚焦文明旅游规范引导与不文明行为惩戒治理,通过多维度举措筑牢旅游服务防线,彰显“人间瑶池-古韵松潘”的文化魅力与文明底色。
多维发力,构建文明旅游引导体系
(一)强化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节前召开旅游工作安排会议,明确“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隐患排查、强化服务提升、强化应急处置”四大要求,细化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三个责任”分工,为文明旅游工作筑牢组织基础。同时在全县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将“围绕强买强卖、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文旅场所、购物店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开展专项行动”。同时向全县旅游从业者发出倡议,号召其率先垂范,主动引导游客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生态环境,践行文明旅游理念。
(二)完善服务网络与场景引导
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在全县A级景区及关键节点设置27个旅游咨询服务点,组建400余人志愿服务队伍,配备专属马甲与帽子,提供信息咨询、线路指引等“暖心”服务。联合卫健部门在7个重点景区设临时医疗点,统筹调配67辆景区直通车及数百辆出租车、公交车,破解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针对黄龙九寨站、松潘站组建“专班+联勤+志愿者”服务队伍,专班实行“二班倒”全时值守,确保站点服务无空档。
(三)深化文化浸润与氛围营造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文明旅游,组织7支非遗表演队伍,在松潘古城、黄龙景区等点位开展藏族花灯舞、羌族多声部民歌等展演,并举办“哈达连心·舞动松州”古城迎宾锅庄盛典,通过全民共舞、哈达献礼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文化体验中增强文明自觉。依托松潘文旅抖音账号实时发布活动预告、安全提示与文明出行指引,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引导精准度。
严格执法,筑牢不文明行为惩戒防线
(一)建立联动执法机制
推行“松潘—九寨沟单、双号执法联动机制”,整合两县力量开展旅游市场整治,组建两支联合检查队伍每日巡查涉旅经营场所。建立县、局、司三方联动机制,实时共享游客流量、交通状况等数据,实现对不文明行为的快速发现与处置。针对黑车黑导、强迫消费等乱象开展专项整顿,严厉打击金银饰品、中药材等领域欺诈消费行为。
(二)聚焦重点领域治理
针对黄龙景区钙华景观脆弱的特点,强化对“攀折花木、戏水踩踏、乱扔垃圾”等行为的管控,景区实行流动保洁分段包干,旺季每100米配备1名环卫人员,确保垃圾随产随清。对景区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备等特种项目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杜绝设施“带病运行”,同时规范高铁站拉客秩序,划区域实行统一购票管理。
(三)规范处置流程
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承诺24小时内办结投诉案件,保障游客权益与诉求响应效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需咨询或投诉,可拨打相关电话。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教育与惩戒结合”原则。
成效显著,文明旅游新风彰显
双节期间全县旅游市场实现“零事故、零重大投诉”目标,文明旅游成为游客自觉行动。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超3万人次,临时医疗点处置突发健康问题20余起,交通接驳体系保障游客顺畅出行。非遗展演与锅庄盛典吸引超10万游客参与,游客参与度与文明素养同步提升。
市场秩序持续优化,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2起,黑车黑导、强迫消费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文旅+短视频”宣传,特色达标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0%,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好评率达98%,“古韵松潘”文明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提升,谋划长效发展路径
(一)强化科技赋能
通过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扩大文明旅游宣传覆盖面。在重点景区增设智能监控与语音提示设备,对不文明行为实行精准预警,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二)完善长效机制
推动成立酒店协会等行业组织,通过行业自律规范服务行为,构建“吃住行游购娱”联动服务生态。实施“传承人年轻化计划”,培育100人以上非遗人才库,将文明引导融入非遗展演与文化体验全过程。设立文明旅游专项基金,用于志愿服务激励与基础设施升级。
(三)深化文旅融合
2025年举办了古城花灯会、毕曼歌节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藏羌锅庄等民俗展演,打造“沉浸式”文明旅游场景。推动酒店从“睡眠驿站”向“文化会客厅”转型,植入非遗文化与研学元素,实现游客从“一夜停留”到“多日沉浸”的转变,以文化认同促进文明自觉。
松潘县将以此次双节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明旅游治理,让文明成为高原美景的“底色”,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游客营造安全、诚信、优质的旅游环境,更好的彰显“人间瑶池-古韵松潘”的文化魅力与文明底色。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