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

全力筑牢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巴中这样做

2025-08-19 14:5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巴中讯(李建军)学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巴中市已进入雨季汛期,加之夏季高温,同时正值暑假期间,中小学生玩水机会增多,溺水安全问题进入易发多发期。此外,巴中小河溪流、水库塘堰众多,溺水防控难度增大。为加强巴中市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全力防范未成年学生儿童溺水安全事故,日前,巴中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强化措施,齐抓共管。
  拉网排查,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通知》明确,各县(区)、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河流、池塘、水库、沟渠、在建工地、废弃水坑等溺水易发区域,特别是对校园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线的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工作台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管辖职责归属原则,限时整改到位。
  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建防溺水巡逻队,运用日常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确保危险水域和重要时段“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在危险水域、溺水易发频发区域设立警示标牌和防护设施,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通知》明确,要建立通报机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告知学校和家长。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专项台账,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四位一体”管护机制,即“1名学生+1名监护人+1名社区干部+1名教师”。
  深化教育,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多种载体高频次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并抓住上放学、节假日、暑期等关键节点进行安全提醒教育,不断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
  在加强学生管理上,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教育部颁布的防溺水“六不”纪律要求,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将防溺水纳入安全教育常态内容,积极开设游泳课,开展“一盆水闭气”等体验教学,教会学生科学自救互救,时刻牢记“河塘很危险、救人莫手拉”。
  同时,建立家校协同互动机制。家长监管不力、家庭教育不力是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知》明确,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提醒家长加强孩子离校期间的监管,尤其在节假日前必须发送“防溺水安全提醒”,确保家长对孩子做到“四知”:知去向、知事由、知同伴、知归时。放假期间,学校要通过家访、电话等形式,了解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传达安全预防信息。对留守儿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逐个落实安全监护责任人。
  要按照全覆盖、无死角和宣传到户、指导到户的工作要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短信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全面普及防溺水应急知识。特别要在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做到人人皆知、人人都懂。
  强化应急,高效处置学生溺水事件
  《通知》要求,属地政府、公安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严格落实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所在学校必须准确掌握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向属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报告,教育部门要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细化溺水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及时开展救援处置工作。要强化应急演练和准备,落实重点时段值班制度,大力提升救援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通知》明确,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实行销号管理。对因工作失职导致责任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