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

巴中: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2025-11-12 15:1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巴中讯(张永龙 牟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真正做一些让老百姓可感可及的实事,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今年初,《巴中市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出台,明确2025—2027年,将实施居民就业增收、公共服务提质、宜居生活提升、全龄友好营建、优抚优助关爱、生态惠民示范、社情民意连心、平安家园守护八大工程,加快建设品质生活宜居地。

  如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一个个民生期盼化作幸福图景,生动地给出了关于“幸福生活”的巴中答案。

  绘就城市亮丽图景 让“宜居”看得见

  深秋,走进平昌县金宝新区,公路沿线无杂物堆积、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田间地头不见废弃地膜——这是当地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显著成果。

  为擦亮人居环境底色,新区统筹社区力量与志愿者组建攻坚队伍,针对白色垃圾、顽固污染物等治理难点开展拉网式清扫。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00公斤,辖区舒适度与美观度同步提升。“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心!”整治行动成效,让居民可感可及。

  如今,金宝新区并未止步于“集中攻坚”,而是同步建立定期巡查、定点清理长效机制,通过宣传引导激发居民主动性,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让干净整洁成为常态。

  恩阳区文治街道飞凤社区则以“零距空间”破解服务难题。这个占地2.8平方公里、居住1.3万余人的社区,曾因人口密集导致常规服务跟不上。

  如今,社区通过培育志愿队伍、创新服务模式,把便民服务送上门:网格微信群实时响应防诈咨询、下水道维修等需求;党群服务综合体入驻“社区+物业+养老”三中心,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让居民享受“一条龙”服务。

  平坦的道路、葱郁的绿植、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让宜居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当前,巴中正以“绣花”功夫破解民生难题,精准对接“宜居生活提升工程”要求,既擦亮了城市“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

  看得见的“宜居”还不只于此。

  巴中市还以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为抓手,在守护天蓝、山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底色中激活“生态+”价值;以公共服务提质工程为支撑,在优化教育、健康、文旅、体育服务中构建品质服务体系,让城市品质提升覆盖生活方方面面。

  传递民生福祉温度 让“幸福”可感知

  进入第四季度,南江县兴马镇的蜀绣“富民幸福工坊”里越发忙碌。

  工坊里,10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省级技术能手冉建华穿梭其间,俯身讲解针法细节。

  “学习一至两个星期能够轻松上手,成为蜀绣熟练工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兴马镇兴马社区居民刘宗君说。

  “富民幸福工坊”是南江探索实施的惠民利企工程,通过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至集镇、支持农村建设小型加工基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家门口就业,折射出发展的民生温度。

  巴中将“居民就业增收工程”作为“八大工程”之首,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靠前提供用工需求保障服务。

  目标也很明确。未来三年,巴中市将每年助力企业招引产业工人3000名以上,促进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2.6万人以上。

  业有所从、老有所养,才是幸福的真谛。

  在恩阳区登科街道白玉社区晚霞养老服务中心,每周固定开展两次的文娱活动备受欢迎。

  “内容包含手工剪纸、书法、广场舞、绘画、棋牌等。”该中心负责人何雨壕介绍,中心还建有食堂,可以根据老人的口味定制餐食。

  在巴中,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正在覆盖更广范围:2025年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29个,到2027年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57个。

  既要关注“一老”,也要关爱“一小”。今年,巴中将建成1个市级、2个县级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新增托位2800个。

  聚焦“让孩子们开心成长、让青年人安心发展、让老年人舒心生活,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每个细微处”,“全龄友好营建工程”正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巴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发展温度。

  “一老一小”之外,巴中市还大力实施“优抚优助关爱工程”,持续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关爱贴心服务。

  收集打捞群众诉求 让“民意”听得到

  幸福生活,不是某些个体的幸福,而是事关群众的普遍期盼、普遍感知、普遍受益。

  如何收集打捞群众诉求,构建民意沟通新通道?

  “社情民意连心工程”正是巴中以有解思维、有理推定、有为态度推动党心民心紧密相连的有为之举。

  “以前烧柴做饭费时费力,现在通了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今年3月,巴州区平梁镇凤谷村的村民马仕国用上天然气后感慨道。

  今年初,该村20余户村民集中反映的“砍柴做饭难”问题,被巴州区列为重点民生事项督办。

  平梁镇迅速成立专班推进,联动兴圣燃气公司及巴州区住建、自规等部门,依法优化审批流程,将原本需跑5个部门的审批简化为“村级代办+并联审批”。

  3月中旬,首批4.2公里燃气管道铺设完成,46户村民告别烟熏火燎。目前,二期工程正向周边3个村延伸,预计年底可惠及300户村民。

  为更加高质有效推进“社情民意连心工程”,推动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走深走实,巴中将每月第二个星期五固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市县“四套班子”和法检“两长”带头深入基层,县乡干部同步下沉。走百家门、入百家户、听百家言,直奔基层、直面矛盾、直截了当解决难题,成为巴中干部的新日常。

  全方位筑牢民生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幸福生活的应有之义。

  今年来,巴中还全力推进“平安家园守护工程”,通过进一步完善能源安全网络,保障水、电、气、油供应,强化自然灾害基础防治设施建设,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全方位筑牢民生安全、灾害防治、社会稳定“三道防线”。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