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治理赋能民生幸福——巴中以空间优化绘就社会治理新图景
2025-11-25 10:54: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巴中讯(夏雨 何雨隆)城市公园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既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答卷,也是以空间治理优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巴中市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遵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治理原则,将公园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全局,通过系统性规划、精细化建设、常态化管护,让绿色空间成为串联民生需求与治理效能的纽带,助力市民幸福感不断升级。
巴中经开区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治理智慧的生动体现。针对区域内生态资源与市民健身需求实际,统筹规划500亩空间,其中200亩水域打造生态景观,同步建设4.2公里环湖无障碍步游道和全覆盖健身场所,秉持“生态+民生”的治理思路,既修复了城市生态,又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而在巴中主城区,“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建设则彰显了精细化治理的久久为功——针对老旧小区周边绿色空间不足的痛点,盘活拆迁腾退地、闲置边角地等“沉睡”资源,将碎片化空间转化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园地”,让“3分钟休闲圈”成为社会治理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的鲜活注脚。目前,巴中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各类城市公园24个、广场18个,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巴中将公园建设作为社会治理重要抓手,持续破解民生痛点、优化城市功能的不懈努力。
公园治理的深度,直接关乎市民的幸福温度。这些遍布城市的绿色空间,不仅让城市“颜值”持续提升,更以可感知的治理成效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以前想找个散步的地方都得跑老远,现在家门口就有湿地公园,饭后遛弯、带娃玩耍都方便,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家住巴城蓝湾国际的市民张丽深有感触地说。
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民生需求也在不断迭代。未来,巴中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城市公园与口袋公园建设,在绿化品质提升、设施功能完善、管护机制优化等方面下功夫,让绿色空间更具“治理温度”。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