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华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当好战疫“主心骨”

2022-07-31 10:47:00 来源:成华发布

分享到手机

  2022年7月29日0时起,成华区全面加强了社会面管控。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都市、成华区组建了联合工作专班,对疫情处置、生活保供、社区服务、城市运行等已做了细致的安排。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有信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居民的安全防线
  风险区域只有真正慢下来、静下来,防控才能追得上病毒,进而真正切断传播链条。为全力守好风险区域疫情防控安全防线,7月29日以来,成都市、成华区超过3000名党员干部下沉成华区各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当好战疫一线“主心骨”。

  7月29日,笔者在府青路街道怡福社区新风路46号院看到,来自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社科院、市税务局的24名干部全部到位,并迅速与新风路46号院“点长”和“副点长”进行了工作对接。接下来,他们将与区政协共同携手负责该院落的疫情防控工作。“这个院落一共有居民450余人,老年人居多,驻点工作期间,我们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要做好生活物资的采购和及时配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领队赵国祥说道,此次该局组建的下沉工作队员年轻干部居多,既有部队转业的退役军人,也有今年刚毕业的选调生,队伍的战斗力很强,他们有信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居民的安全防线。

  据了解,按照街道包高风险院落、部门包中风险院落的应急处置机制,成华区在府青路街道严格落实“一小区一专班”要求,由区领导牵头,区级部门、街道社区干部职工等2000余人组建了53个专班,并建立临时党支部、指挥部,进驻小区现场开展情况摸排、人员管控、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环境消杀等工作。目前,辖区内所有小区(院落)均已落实管控要求,居民诉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特殊突发情况能够得到有效处置。
  “按照29日凌晨发布的《通告》要求,除桃源社区全域、文德社区部分区域的中高风险点和临时管控点外,我们街道其他区域的151个小区(院落)需实施相对静态管理。”据府青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林介绍,针对其中有物管小区,主要依托小区物管落实静态管理,及时制作张贴《通告》和温馨提示,多维度进行政策宣传,并加强督促检查;针对无物管小区,现已招募保安600名、志愿者340名(其中市级140名、区级200名),完成组建“街道+社区+保安+志愿者”的四级防控队伍,发放出入卡,实行“一户一人、一天一次”两点一线静态管理,各临时管控点工作运转平稳有序。

  保和街道共有8个社区,80个居民院落,5个商住公寓。自29日凌晨《通告》发布后,该街道迅速启动封闭管理专班,由街道班子成员牵头率8个工作组分别包片8个社区,并第一时间同步组建了综合协调组、政策答复组、社会维控组、物资保供组、后勤保障组5个工作小组。目前,街道、社区、党员义工、综治城管约1000余人已全面下沉社区院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抽调的300余名干部组成的支援力量已于29日中午前全部进驻各社区,并迅速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市区两级工作力量下沉后,目前正按预案分工和志愿者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并在各社区以院落、楼栋为单位梳理特殊困难人群台账,结合出入卡办理更新入户台账、院内党员骨干、居民志愿者台账,确保各项工作底数清,工作有序开展。”保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段莹莹告诉华仔,接下来,街道将严格落实“1个点长+1支物业队伍+1个院落志愿者队伍”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确保管得住,服好务。
  成华市民:
  管控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我们积极配合全力支持
  当下,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除了各项工作安排到位外,当然还少不了居民们的积极配合。

  家住府青路街道桃蹊社区香木林花园的唐女士告诉笔者,目前社区已经通知各业主,做好了各项物资保障工作,请大家放心。“现在手机下单,买菜很方便,我们现在家里都还有菜,昨天还收到了免费的爱心蔬菜包。”唐女士说,管控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大家将全力配合,做好管控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

  笔者在盒马生鲜建设路店,看见了正在进行物资采购的居民杨女士,购物车里装满了肉类、蔬菜和水果。杨女士告诉笔者:“家里人比较多,买了近两三天的食材,这样可以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减少外出频次。目前各种物资都很充足,《通告》发布后,大家也很理解支持,不需要过多的紧张,只需配合即可。”

  “整个小区的居民都很支持我们的防疫工作,我们将和居民一起把小区院落的安全防线守好。”7月29日一大早,在成华大道新鸿路69号附1号院,建华社区党员志愿者们正在为出入小区院落的居民办理“绿色出入卡”。现场办理的居民们都表示,申领了“绿卡”之后,出门就近购买生活物资非常方便,大家将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坚决不给社区添乱。(胡园春)

编辑:编审1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1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