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明实践“村村行”活动持续推进 文明新风遍吹
2025-08-07 16:0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5年已过半,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文明实践“村村行”活动,巧妙避开高温酷暑,利用清凉天气持续走进乡村。截至目前,活动已先后在温江区天星村、双流区川江村、简阳市荷桥村、邛崃市公义村、新津区烽火村五个点位开展。活动结合各地乡村文明实践特色、村民需求及环境氛围,推出了政策宣讲、文化体验、惠民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将文明新风送到村民家门口,助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让村民切实感受并领悟文明的力量。
在天星村,成都农业技术职业学院师生志愿者组织的 “板凳课堂” 深受新老村民喜爱,吸引了一批忠实学员。
村民们早早来到村匠坊,交流上一期学到的新技能,等待新一期蓝染、竹编DIY课堂开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结合当地特色创编金钱板节目《游天府・唱文明》,将文明风尚融入传统艺术。川江村邀请非遗竹编老师与村民交流,提升大家的非遗技艺,同时开展“乡村文明实践、农村文明交通”主题互动问答,强化村民文明交通意识。
在川江村,一大批醉心非遗、喜爱竹编的村民展露巧思,柔韧的竹片在他们灵活的指尖下轻快翻飞,片刻间便幻化成精美的手工艺品或实用小物件,这已然成为川江村镌刻文脉、传承文化的鲜明特色。
活动特别邀请经验深厚的非遗竹编老师,与川江村村民及竹编爱好者交流分享、深入切磋竹编的新奇花样与精湛技法。活动中,村民们收获的不仅是非遗技艺的显著提升,更是自发自主传递文明的深刻体验与真切感悟。
此外,大家还踊跃投身围绕“乡村文明实践、农村文明交通”主题的互动问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强化了对文明交通的认知与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理念筑牢了根基。
荷桥村的新老党员、村民代表齐聚家风文化馆,饶有兴致地观赏廉政题材原创独幕剧《清风廉韵润蜀州》。这部剧以“陆游修筑堤坝”的历史故事为蓝本,生动展现出熠熠生辉的廉洁精神,演员们传神的表演让大家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亲身触摸到家风文脉那澎湃不息的生命力。
观赏结束后,党员、村民们纷纷拿起剧本,兴致勃勃地亲身演绎剧中的精彩片段。村民王大妈在演绎后激动不已:“演了这个剧,我对廉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以后一定要教育子孙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热烈的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踊跃分享自己对廉洁精神的独到理解,现场气氛庄重而激昂。通过这种代入感、体验感极强的方式,大家进一步体悟到那永不褪色的清廉精神。
公义村始终重视仁孝家风的培育与文明风尚的传播,尤其注重让文明的种子在孩童心中扎根。活动当日,30余名孩子端正地坐好,全神贯注地观赏现场演绎的科普类儿童剧。剧中的角色用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趣味语言,娓娓道来文明理念和科学常识,让知识如春雨般自然而然地入脑入心。植物种植体验环节,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种下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寓意着在心田播下一颗文明的种子。
“文明是要保护环境、珍爱花草树木,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能随意乱丢垃圾。”小朋友用稚嫩却真挚的语言描述着自己对文明的认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为孩子们、村民们提供践行和传递文明理念的载体,引导村民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宜业新时代村落氛围。
烽火村的“七彩童梦”家园服务中心,平日里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智慧课堂,为留守儿童打造暖心的学习成长港湾。
在本次文明实践活动中,幽默诙谐的文艺表演、轻松活泼的互动问答等环节巧妙地将教育融入娱乐。“过马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垃圾分类可以分成几类?”等贴近生活的问题,村民们纷纷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闹非凡。志愿者为回答正确的村民送上精心准备的文明伴手礼,鼓励大家在生活中从细微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践行文明理念,持续培育良好的文明习惯。
据了解,该活动将在全市17个涉农区(市)县的二十余个乡村点位持续开展。通过结合不同乡村的独特文化底蕴和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培育深植人心的文明种子,助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更大“三农”力量。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