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共青团都江堰市委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1 16:30:00 来源:都江堰青年

分享到手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共青团都江堰市委在7-8月精心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通过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亲身体验党的创新理论在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真切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气象。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和高校的22支大学生实践团队踊跃参与。这些团队带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青春的活力与热情,围绕文化、科技、卫生等多个领域,深入都江堰市的乡村和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锻炼,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也为乡村和基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西南交通大学青心高桥队
  7月,西南交通大学青心高桥队满怀热忱奔赴都江堰市高桥社区,积极投身多元服务。骄阳似火,队员们化身“临时教师”,精心打造安全又有趣的暑期托管课堂,解了双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他们走街串巷,耐心倾听居民需求,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关怀;还踊跃参与治安巡逻,全力维护公共秩序。这支青春团队以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安宁和谐源源不断地注入蓬勃动能。
  成都东软学院智舟队
  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智舟”社会实践队前往都江堰市天马镇金华社区,开展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与温暖。在课程设置上,既有编程启蒙等现代科技课程,又融入剪纸、毛笔书法等传统文化体验,并且特别关注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注重实践与互动,走进果园参与科技助农,了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探访都江堰市蓝天救援队,学习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知识;拜访抗美援朝老兵,聆听烽火岁月的故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同时,组织敬老院慰问活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在温情互动中传递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川农业大学遗韵时光·“社”彩缤纷队
  四川农业大学遗韵时光·“社”彩缤纷实践队奔赴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壹街社区,聚焦“非遗初体验”,为青少年搭建与非遗亲密接触的桥梁。团队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非遗体验课程,同时巧妙融入抗战精神、沂蒙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红色主题宣讲。以“红魂”筑牢青少年红色思想根基,借“非遗”搭建文化自信桥梁,多管齐下,助力青少年进一步筑牢文化自信。
  成都东软学院学思践悟实践团队
  成都东软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学思践悟实践团奔赴都江堰市蒲阳街道蒲阳中学,开启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涵盖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爱留守儿童及乡村振兴调研,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红色书籍伴读会、非遗体验、科学实验小课堂、“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等活动。同时,团队联合多方推出《红领巾讲党史》栏目。作为2025年“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已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惠及2000余人次。
  成都东软学院志远队
  7月,成都东软学院“志远队”奔赴都江堰市蒲阳街道石花社区,开启以“千年文脉续,一脉匠心承”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队员们走进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灌县木雕非遗工坊,与传承人何飞一同探寻木雕奥秘;深入茶溪谷,沉浸式感受当地深厚茶文化。此外,他们支教传非遗、调研察民生,还开展推普与防灾减灾工作,用青春力量增强社区文化认同,筑牢安全防线,践行传承使命。
  电子科技大学“逐梦光电人”社会实践队
  7月17日至21日,电子科技大学“逐梦光电人”社会实践队13名同学走进都江堰灌口街道,开展以“青春挺膺”为主题的科技服务实践。他们分设了防汛技术、红色资源、社区服务、机动四个小组,在灌口街道开展了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实践。四组协同,为社区留下“光电智慧”与青春温度。
  成都东软学院朝阳社会实践队金陵分队
  7月,成都东软学院“东软青年”朝阳社会实践队金陵分队15人走进都江堰天马镇金陵社区。队员遍访果园、菜园与民宿,梳理作物技术与产销链,量身定制系列外包装,用设计点亮产业;面向社区儿童开设趣味科学、艺术手工、安全教育、红色课堂,陪伴成长。实践以专业赋能乡村,也让青年在泥土与书声间淬炼担当。
  成都外国语学院“银杏筑梦,未爱护航”团队
  7月7日-18日,成都外国语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银杏筑梦,未爱护航”三下乡队8名志愿者,在都江堰银杏街道壹街社区未保站,为暑期托管班30余名儿童提供一站式成长陪伴:语文讲四大名著与二十四节气,数学玩数独迷宫,英语趣味启蒙;书法、扭扭棒、非遗漆扇、奥尔夫音乐、水彩齐上阵;室外垃圾分类+多肉种植、篮球对抗、趣味田径,以文学、艺术、运动点亮童心,共筑家园。
  成都东软学院外国语学院语翼队
  7月14-21日,成都东软学院外国语学院“语翼队”15人赴青城山镇沿江社区,以“语言+”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开设活字印刷、英语故事课,教娃“用外语讲中国”;加授禁毒防溺安全课。队员走访退役军人、关爱老人、科普健康,并结合实践开展教育调研,形成13份调研报告,用专业与热情托举乡村孩子的未来。
  成都东软学院“智行同心”队
  成都东软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同心”队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活动:走访陈列馆与战旗村,在实地探访中追寻国家发展的历史足迹;走进东义社区开展支教服务,用知识为乡村传递青春力量;深入福利院和青城社区,陪伴老人聊天、送去暖心关怀,同时在社区及周边开展防诈宣传。这些充实的实践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成都东软学院朝阳社会实践队花溪分队
  成都东软学院“东软青年”朝阳社会实践队花溪分队15名成员,秉持“服务基层、赋能乡村”使命,深入都江堰花溪社区开展“防灾减灾 + 文化传承”实践。团队构建“宣讲 + 体验 + 创作”模式,开设防灾课堂、体验非遗技艺、创作防灾墙绘。通过三重赋能,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激活传统文化,展现青年服务社会的担当与智慧。
  成都东软学院“星火筑梦”实践队
  青城山下,古木葱茏,成都东软学院“星火筑梦”实践队八名青年走进都江堰市芒城社区,携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四十名儿童开启七彩假期。他们讲述青城山神话播撒文化种子,化身小交警科普交通知识,情景剧演练教孩子防拐,还共剪绿色地球传承非遗环保理念。八颗真心换来四十张笑脸,微光成炬照亮彼此。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青知工行实践团队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青知工行实践团围绕“传承水文化,推广普通话”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都江堰灌区映像,团队成员用普通话为研学团队讲解水文化知识,与他们合作制作水利模型并拍摄记录活动过程;前往崇义社区时,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向老年人推广普通话,同时开展健康科普活动,还走上街头调研普通话使用情况。此外,团队还采访了古建筑专家,深刻体悟工匠精神,活动内容丰富且颇具意义。
  都江堰“三下乡”各团队用脚步丈量乡野,以行动诠释担当,把知识撒向田间,用汗水为乡村振兴赋能。沾满泥土的经历终成成长勋章,激励青年砥砺前行。期待更多青春力量扎根乡土,让“三下乡”故事在希望田野生长,书写乡村发展新篇!

编辑:徐艺嘉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