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拉吉时不:彝区“税”月照初心

2025-02-21 10:53: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乐山讯(乐山市文明办)“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乐山好人”“第六届乐山市道德模范”……从税30余年来,现任国家税务总局乐山市金口河区税务局三级高级主办的拉吉时不坚持扎根彝区,服务人民,将“税”字刻于心、践于行。
  2021年,他带头成立乐山市首个税务工作室——“小凉山拉吉时不工作室”,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学雷锋先进集体”。每当谈起过往荣誉,拉吉时不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彝区税务人都在做的事。
  付出真心,从未屈服逆境
  30多年前,年富力强的拉吉时不毅然扎根在了乐山最偏远、最艰苦的“小凉山地区”。由于业务能力过硬、有基层工作经验且熟悉彝区风土民情,2018年,时任金口河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的拉吉时不主动请缨到金口河区小河村任驻村工作队长。
  小河村位于金口河区的西南部,村民中彝族、藏族占比近30%。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观念守旧、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使村子成了当时金口河区有名的“后进生”。入村后,他和工作队走家串户宣讲帮扶政策,用心用情解民忧,帮助村里修路、修广场、搞产业。驻村期间,他累计写下8万余字的帮扶日志,也记录了小河村的点滴变化:全覆盖走访帮扶群众3000余户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50余条,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较帮扶前增长116%,将昔日的信访村、落后村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红旗村和生态环境示范村。
  2021年初,拉吉时不在脱贫摘帽验收的关键时刻,积劳成疾,病倒在一线,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并在重症监护室护理29天。“不悔奋战于脱贫攻坚一线……”“我的东西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用……”在重症监护室期间,护士递给门外守护的家属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勉强才能辨认出这是他写下的对人民群众的牵挂。
  经历过生死,拉吉时不的体会更加深刻,他认为,不忘初心、服务彝区的这份坚守,赋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重返工作岗位的拉吉时不,把对党的感恩转化为奉献税收事业的使命。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曾经身患重病的人,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天,积极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合帮扶工作队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打开小凉山片区帮扶村特色中药材、农副产品销路。近年来,小凉山片区农副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5%,销售金额超2亿元。那拼搏的劲头,根本让人看不出他是一个经历过“磨难”的人。
  不忘初心,永远心系工作
  “现在身体怎么样啦?”拉吉时不生病后第二次回到小河村。见到他,村民很快围了上来,询问他的身体情况。大家的关心,也让他认识到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扶上马,送一程,我得到群众中去。”为了服务群众,他在2021年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同年10月,他带头组建成立乐山市首个税务工作室——“小凉山拉吉时不工作室”。这个辐射小凉山腹地的工作室整合小凉山彝区税务力量,采用“1+5+N”团队架构,吸纳“两边一区”255名税务干部加入,组建党建工作宣讲队、税费纠纷调解队、移风易俗工作队、税费宣讲队、乡村振兴五大工作队,服务41万余小凉山彝区群众。
  最开始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老百姓对于工作室十分排斥和不配合。拉吉时不就带领大家深入乡村,到村民家中洗衣、做饭、拉家常、干农活……慢慢地,随着和群众距离的拉近,村民们也放下了抵触心理,讲出了诉求,也看到了工作室带来的实惠政策。
  除了群众的抵触,还有部分同事的疑惑:“我们是税务干部,为什么要干那么多非税的工作呢?”在工作室创建初期,大家普遍对这个工作室充满好奇和不确定。在身体还很虚弱,别人只需要穿一件衣服,而拉吉时不同志需要穿三件衣服,爬楼梯要一步一步慢慢爬,说话要说三句停一下的情况下,拉吉时不同志依然站出来,用非常嘶哑的声音、非常缓慢的语速在青年干部座谈会上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工作室的设想、对单位青年干部的期望,鼓励大家积极加入工作室,平时与个别工作任务繁重、暂时不愿加入团队的同事谈心,用自己的方式为工作室添砖加瓦。
  人心齐了、队伍全了,面对小凉山彝区税源零散、交通不便、沟通不畅、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办税能力又不高等客观问题,拉吉时不又提出为管户提供个性化、全流程、无缝隙的“小凉山便民服务模式”。
  他积极围绕税收主责主业,在全省率先推出“税邮驿家”便民服务品牌,获评“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让小凉山群众赶赶集、不出村、缴成费成为现实。他带头组建“彝汉双语纳税服务保障团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仅2024年就为6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申请种养殖奖补、务工奖补25万余元。他带领工作队员开展税费政策直播、“金税育苗”课堂、“金税快板”等工作,2024年更将“税宣”与“普法”深度融合,线上依托征纳互动平台、税企网格群等广泛宣传,线下实地走访重点企业、组织开展“开业第一课”,进一步深化“政策找人”。他带领工作室开展全覆盖线下走访360余户农户,为9人次申请教育“雨露计划”,金额1.5万余元,排查返贫风险40余户次,申请医疗临时救助4万余元。他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工作室,与人社、医保、信访等9部门开展常态化信息交互,积极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税费纠纷,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他引导工作室护航“助残自主创业”工作,全面梳理残疾人群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内容,让便民利民的“春风”吹暖小凉山深处。
  凝聚人心,传承亦是坚守
  “作为平凡人,我永远不知道生命的终点在哪里,但是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我就希望和大家一起,多做一些事情,改变一些现状。”为了让青年税务干部们能用彝言彝语讲好党言党事,掌握彝区群众工作方法,身患疾病的拉吉时不发挥榜样的力量,化身“星火传递者”,带头参与“师带徒”活动,制定了青年干部“五年成长计划书”“和群众在一起五步法工作”。
  他常常忘记心脏不适需要长期静养的医嘱,背着挎包、带上茶壶和年轻同志们一起上山下乡,走村入户宣传社保、医保政策,引导彝区群众厚养薄葬,帮助特困、孤儿、低保等特殊群体近5400余人享受国家减免医保累计170余万。
  为此他积极融入“税钉钉”宣讲队工作,2022年,金口河区税务局青年工作获国家税务总局领导肯定,近三年培养副科级干部5人,11人遴选至市税务局。他引导干部们坚定政治立场,扎根边远山区,在他的带动下,青年干部们获得了“四川省政务服务技术明星”“乐山市五一劳动奖章”“乐山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他还动员干部在小凉山区积极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工作室采用彝汉双语小喇叭,在229个行政村播放“尔比尔吉”名言警句,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他带领工作室齐心创卫树新风,积极参加“五清行动”,帮助千余户村民开展环境整治;他带领工作室下沉彝族村寨,开展“民族大团结·彝汉一家亲”活动,创新原创《魅力小凉山·幸福似首歌》《小凉山·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快板作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学习强国等平台累计点击量超50万次,使文明婚嫁、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的文明新风尚在小凉山区蔚然成风。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最初的一个人到一支青春队伍,拉吉时不始终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发扬工作室“同心筑梦、建设家园、乐税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税收现代化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用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税务人的新形象新风采。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