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乐山马边:光影交织文明温度 镜头定格乡村振兴

2025-05-19 16:0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乐山讯(龙飞飞)当摄影艺术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平凡的镜头也能成为传递乡风文明的载体。近日,乐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何卫走进马边彝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用镜头定格家乡之美”公益摄影课,吸引数名本土摄影爱好者、乡镇文化骨干及群众参与,共同探索如何用影像记录马边发展、传递文明新风。
  光影课堂:手机也能拍出“大片感”
  “避开人群仰拍,就能收获一张‘干净’的三角梅大片!”课堂伊始,何卫以马边街头随处可见的三角梅为实景案例,将专业摄影技巧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干货”。从黄金分割构图到自然光运用,从手机HDR模式设置到修图技巧,她手持设备逐帧演示,现场学员边听边操作,镜头对准窗外盛放的花丛反复调试。“逆光下马边河的波光配上三角梅,后期调高饱和度果然更鲜活!”学员杨骥儒展示手机作品时兴奋不已。
  镜头温度:定格变迁中的文明基因
  “三十年前我拍下彝族火把节,如今再看,那些笑脸背后是脱贫攻坚的印记。”何卫以自己扎根马边三十余年的摄影经历开场,展示影像承载的文化价值。她强调,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有温度的镜头”——用拍摄细节讲述乡村故事,用人物特写传递文明新风。当大屏幕投出学员田露此前拍摄的“标准化宣传照”时,何卫现场指导:“把镜头压低,让正在清扫村道的志愿者成为主体,背后的文化墙自然成为文明实践的注脚。”
  实践对话:学员提问直击创作痛点
  互动环节掀起课堂高潮。“民俗活动拍摄如何避免‘到此一游’式记录?”“怎样用镜头表现易地搬迁群众的幸福感?”面对学员连珠炮式提问,何卫以“抓拍动态瞬间”“用光影构建叙事空间”等技巧逐一破解,并对学员提交的20余幅作品进行“把脉问诊”。学员代芳恍然大悟:“原来村民围坐火塘的笑脸,比刻意摆拍的‘丰收场景’更有感染力!”
  文明实践:让影像成为乡村振兴的注脚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许兵介绍,此次课程是“艺术+实践”系列活动的首场,后续将常态化开展摄影类文明实践培训。“我们希望培养一支‘带泥土气息’的本土影像记录队伍,让马边的文旅发展、移风易俗、乡村振兴通过镜头被更多人看见。”
  课堂尾声,学员们自发组织开展摄影活动,计划用三个月时间走遍全县15个乡镇,用镜头记录“五清行动”带来的村容蜕变、彝汉双语宣讲中的思想共鸣、产业融合背后的致富故事。当快门声在山谷间此起彼伏,一场以影像为媒的文明实践,正为马边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