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凉山州讯(会理市文明办)近期,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凉山州会理市绿水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动员37名暑假在村大学生投身基层一线,在乡村治理、教育帮扶、文明创建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小时,惠及群众500余人次,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深耕乡村治理,当好基层服务“多面手”。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所,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形象宣讲员”,结合当前政策热点,向来访群众普及民生保障、移风易俗、禁毒防艾等政策法规,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覆盖群众200余人。同时担任“高效办公达人”,协助村委会接待群众、整理档案、录入信息、统计报表等,缓解村“两委”人手不足、软件不熟、思路不畅的压力,优化村级事务管理流程,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聚焦精神粮仓,点燃农家书屋“文化灯”。大学生志愿者主动承担“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为乡村振兴文化阵地注入新活力。按照村民日常实际需求和不同年龄段人群阅读偏好进行书籍整理、分类上架、规范管理,优化阅读环境,让书屋焕然一新。同时,针对农村儿童暑期学习辅导需求,开设“暑期作业帮”特色活动,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学业辅导,激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用书香浸润乡风文明。
助力文明创建,争做乡风文明“践行者”。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行动,主动承担基层阵地卫生打扫、村道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引导村民养成环保习惯。同时,以“普法+劝导”模式,在集镇和各村要道对农用车违规载人、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礼貌劝导和宣传,推动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暑假在村大学生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锻炼平台,更是架起高校人才与乡村振兴的“连心桥”。下一步,绿水镇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吸引更多青年力量投身乡村建设,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