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

会理市构建“北纬26°烟火古城”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新范式

2025-09-16 14:3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凉山讯(会理市文明办)凉山州会理市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融合发展”工作思路,加大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力度,持续擦亮“北纬26°烟火古城”金字招牌。

  坚持“保护第一”思维

  构建三维立体防护体系

  制定最严法治体系。修订完善《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认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46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09处。

  构建最严保护机制。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工作组,建立古城核心区居民修缮建房联合审批制度,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意识形态巡察内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

  建立最严管理体系。组建6人的专业人才队伍,建成2个标准化文物库房,收入馆藏文物3400件。

  践行“传承优先”理念

  打造立体化传承矩阵

  文物挖掘有“力度”。积极推动会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馆藏一级文物西汉滇式青铜环钮编钟和石寨山型铜鼓作为川渝地区乐舞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文脉赓续有“声色”。编撰《看会理—一座明代留下的卫城》等10余套文史书籍,中央电视台、住建部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会理》在央视一套播出。

  保护修缮有“进度”。稳步推进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建设工作,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已完成78%,钟鼓楼保护性修缮项目预计8月底完工。

  创新“活化利用”模式

  培育文旅融合新生态

  非遗IP助力文旅增收。会理绿陶入选第二批四川天府旅游名品,开发“绿陶+”等文创产品118件(套),累计创收650万元;建立2个非遗体验基地,年均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产值约为560万元。

  节庆IP打响文旅品牌。举办四川唯一傣族乡泼水节、会理端午万人宴等重大节庆活动,持续擦亮“北纬26°烟火古城”文旅康养品牌。其中,会理火把节接待游客47.754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88.67万元。

  跨界融合彰显文旅形象。依托“一城两味川滇风·凉夏会理等你来”快闪推介、“长征路上看四川·凉山行”等重大主题活动,举办会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展,展现会理文化魅力。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