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

文明浸沃野 乡村沐新风——眉山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25-09-23 16:29: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眉山讯(罗端)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精心创作的主题墙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漫步在眉山的美丽乡村,眼前所见、耳中所闻,令人惊喜。

  乡村振兴,文明先行。近年来,眉山以先进典型选树、移风易俗等工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尚,向善向上、和谐有序的文明新风在眉州大地拂面而来。

  文明实践搭桥 强化文化赋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风会培养滋润好的儿女,也会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9月17日,走进全国文明村东坡区三苏镇鸭池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组织道德评议活动,评选“好家风 好家教”“最美家庭”,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文明素养。

  近年来,鸭池村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各类宣讲、培训,开展道德评议会评选出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微信群、广播、横幅、大喇叭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参与,村民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东坡区开展移风易俗宣讲进乡村活动。

  不只鸭池村,文明实践多彩活动正持续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近日,东坡区万胜镇综合文化站多功能活动室内气氛热烈,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小小飞行家”青少年无人机体验活动,为当地少年儿童开启科技“探索之旅”。

  “无人机失联怎么办?”“遇到鸟类如何避让?”活动伊始,授课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无人机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图文与动画演示,将无人机在农业播种、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在安全规范教学环节,志愿者采用情景模拟方式,阐释了无人机操作的安全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

  活动最后,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模拟操作,操控无人机完成“穿越障碍”“定点降落”等虚拟任务。“本次活动将理论讲解、情景模拟与实践操作结合,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万胜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眉山充分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常态开展广场舞、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等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移风易俗润乡邻 培育时代新风

  移风易俗是推动乡风文明的关键举措。近日,彭山区江口街道泥湾村道德评议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启新程 文明新风润乡邻”主题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村规民约,逐条讲解村里制定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宣讲结束后,道德评议会成员与村干部组成宣传小队,走村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向村民宣讲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规范。

  泥湾村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成立了由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道德评议会,全程对村民红白事的宴席规模、菜品标准、礼金数额等进行规范把控。同时,在村委会宣传栏定期更新移风易俗倡议书、村规民约细则和红白理事会办事流程。路过的村民常常驻足观看,相互讨论新规定带来的变化,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悄然传播。

在道德超市,村民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日用品。

  从“讲排场、比阔气”到“重人情、零礼金”,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到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文明乡风逐渐拂遍人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以前光买墓地就要花不少钱,现在丧事时间不超过3天,加上有了公益性公墓,治丧成本能省一大半。”村民王兴武说。

  推进移风易俗离不开宣传引导。“大家知道彩礼的性质是什么吗?在法律上彩礼被认定为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条件就是结婚……”彭山区凤鸣街道金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婚俗主题宣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活动中,志愿者讲解了彩礼过高可能带来的问题、如何合理沟通协商彩礼问题等,向家中有适婚青年的家庭普及正确婚恋观念。“听了宣讲,我们明白了抵制高额彩礼和倡导文明婚俗的重要性,也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婚恋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村民邓欣表示。

  近年来,眉山各地推进婚俗改革、移风易俗,通过举办集体低碳婚礼、开展倡导文明婚俗礼仪宣讲会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摒弃婚丧陋习,倡导婚事新办、勤俭节约等健康文明的婚嫁观念,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

全国文明村镇诸葛村“长者食堂”开展为老人送餐志愿服务。

  宣讲+治理并行 打造文明风景线

  规范交通秩序、净化通行环境、培养规范文明的出行习惯,是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连日来,眉山市公安局民警深入辖区持续开展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群体、以“一盔一带”为核心主题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

  行动中,宣传队伍在主要集镇出入口等关键节点设置临时检查点,重点查处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等突出行为,并详细讲解其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危害和法律后果。

  宣传队伍还深入辖区东坡区永寿镇永胜村,“敲门入户”逐一走访道路两旁的住户和临街商铺。“老人家,出门赶集、接送孙子孙女,一定要走斑马线,千万不能图省事直接翻越护栏!”民警一边发放宣传单,一边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提醒。“讲得都很实在,以后我骑电动车去镇上卖菜,一定把头盔戴得牢牢的,也要提醒家里人都系好安全带。”村民刘宇表示。

  文明交通宣传需要长期坚持、润物无声。“前方有车辆通过,请骑摩托车的同志戴好头盔,安全出行!”在东坡区万胜镇的一处乡间道路上,“电子文明劝导员”正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报安全提示。这位“劝导员”是由立杆、双摄像头、智能喇叭和适配箱组成的设备,像“交通哨兵”般实时扫描,一旦发现摩托车未戴头盔、超员载人或三轮车违规载客,便立即触发语音劝导,以“大嗓门”守护平安。

  “这套‘电子劝导员’是集AI识别、语音警示、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实时抓拍未戴头盔、三轮车载人、逆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语音提示、短信推送等方式进行文明教育引导。”万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6月上线以来,该路口交通违法行为已经减少了60%。通过动态监管,交通秩序持续优化,乡村文明“防护网”正越织越密。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