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学质量,11月27日下午,梓潼县2025年秋季学期四五年级数学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文昌一小举行。来自全县各小学的四五年级82位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核心教学内容展开深度研讨,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示范课展示环节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文昌一小杨力萍老师执教四年级《沏茶问题》,以日常生活场景导入,通过“帮妈妈沏茶”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杨力萍老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工序、设计方案,在对比不同方案的过程中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文昌三小刘霞老师带来五年级《植树问题》示范课,她运用“化繁为简”的教学策略,从20米小路植树问题切入,通过线段图绘制、表格梳理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进而突破“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难点。
示范课后,两位执教教师分别进行教学反思,坦诚分享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堂实施中的得失。杨力萍老师反思道:“在方案展示环节应给予学困生更多表达机会,让优化思想真正落地生根。”刘霞老师则表示将在后续教学中增加生活化练习,强化知识迁移能力培养。评课环节气氛热烈,听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等维度展开评议,既肯定了“情境创设贴合学情”“探究活动设计扎实”等亮点,也提出了“增加分层任务设计”“优化课堂评价语言”等建设性建议。
分组集体备课环节,参会教师按年级分为两大组,围绕指定内容展开精细化研讨。四年级组聚焦“条形统计图和优化”两大模块,结合杨力萍老师的示范课经验,深入分析教材编排逻辑,针对“条形统计图数据读取”“优化问题变式练习”等教学重点达成共识,设计了“生活数据调查—图表绘制—分析应用”的递进式教学方案。五年级组围绕“多边形的面积和植树问题”展开研讨,重点梳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梯形公式的推导逻辑,明确了植树问题不同情境的教学梯度,并整理出典型错题解析思路。
分小组研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各组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堂设计”“难点知识突破策略”“分层作业设计”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骨干教师主动分享教学经验,年轻教师积极提问交流,形成多项实用教学成果。针对多边形面积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大家一致认为应加强动手操作环节,通过剪拼、平移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关于统计知识教学,提出要结合梓潼本地素材设计数据情境,增强教学地域性和趣味性。
活动最后,绵阳市严大华名师工作室成员、县小学数学教研员何云军对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他还充分肯定了本次备课活动的实效性,强调集体备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各学校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部署了下一阶段教研重点。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全县四五年级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不仅优化了核心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更凝聚了教研共识。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活动所学所获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集体智慧赋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为梓潼县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何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