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

内江市威远县创新“三式”放映模式 公益电影“映”出乡村文化生活新图景

2025-07-01 14:26: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内江讯(段竹瑀)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内江市威远县积极探索公益电影放映新路径,创新推出“点单式”“预约式”“融入式”三种放映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公益电影放映形式单一、效能不足等问题。新模式实现了全县14个镇、180个行政村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全年放映2160场,惠及群众数万人次,并构建起“公益电影+”文化传播矩阵,推动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悦文化”深度转变,为基层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点单式”放映:精准对接需求,服务“按需上菜”
  变“我放你看”为“你点我放”,让群众从“观众”变为“主角”。威远县通过每月实地走访调研,精准掌握群众观影偏好。依托“威远融媒”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平台,定期公布影片目录、放映队信息及联系方式,开通便捷的线上“点单”渠道,印发专门通知,规范点单、选片、放映全流程。村民可通过电话、微信留言等多种便捷方式“下单”,新模式推行以来,累计接受群众点单超万余人次,真正实现了“按需供片”。如今,公益电影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自选超市”,服务精准性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预约式”放映:光影传递新风,服务“应时而动”
  打破固定时间地点放映的常规,威远县探索“预约式”放映,将公益电影深度融入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群众可在红白喜事等特殊节点,向所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直接联系放映队提前预约放映时间与地点(如自家院坝、村活动广场等)。放映队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匹配播放《关爱老人预防跌倒》《婚育新风》等科普教育片,已累计放映100余场。这种形式巧妙地将光影艺术与弘扬文明新风、抵制铺张浪费和陈规陋习相结合,使电影放映成为传递时代新风、普及科学知识的生动载体。晓阳村村民为父亲操办九十大寿时预约了放映队,他感慨道:“以前办酒席攀比严重,现在请乡亲们看场有意义的电影,既热闹喜庆,花费少压力小,老父亲看得开心,大家也学到了健康知识,都说这寿宴办得有新意、有意义!”尹家村村民的生日宴上放映的影片也获得乡亲们一致好评。
  “融入式”放映:多元服务融合,打通“最后一米”
  威远县积极联动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各类资源,创新“融入式”放映模式,让公益电影放映成为综合性惠民服务的“黄金时段”和“人气平台”。在电影放映前后时段,融入义剪、义诊、心理疏导、政策理论宣讲、科普宣传等多样化文明实践活动。结合点单和预约内容,针对性播放农业种养殖技术、应急避险、卫生健康、法律常识等科教短片,并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一场场单纯的光影盛宴由此升级为集文化娱乐、便民服务、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惠民平台,“公益电影+”的叠加效应充分释放。这种“公益电影+文明实践”的创新形式,已惠及群众2000余人,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方式,真正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关怀与温暖,实现文化服务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效能倍增。
  从“点单式”的精准服务到“预约式”的价值引领,从单一观影到“融入式”的多元融合,威远县“三式”放映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公益电影服务效能,更构建起集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文艺演出于一体的立体化文化服务网络,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让文化惠民工程在威远乡村真正扎下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绘就出一幅光影交织、服务贴心、文明浸润的乡村文化生活新图景。未来,威远县将持续深化“三式”模式内涵,让公益电影这束光,持续照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