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雅安市芦山县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24-11-06 10:32: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雅安讯(芦山县文明办)未成年人成长需要家庭温暖的沃土、校园教育的雨露、社会各界关爱的阳光。近年来,雅安市芦山县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家校社”联动与部门协作,整合资源力量,做好树德育人工作,形成多方联动、携手育人、共同树人的工作合力。
  立德为本 打造本土优秀德育品牌
  文以载道,行以育德。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做好德育工作,通过别出心裁的德育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墙以及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打造独具特色的芦山德育品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芦山县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芦山特有感恩文化,通过开展思政课、主题班会、阅读课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德育主题活动成为芦山县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经典诵读等活动500余次。
  让道德的种子在未成年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榜样的力量。在芦山县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暨颁奖仪式上,20名爱党爱国、勤学创新、热心公益、自强自立、孝老爱亲、文明有礼、热爱劳动、文化传承的“新时代好少年”为未成年人树立了榜样,在全县未成年人中形成了“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生动局面。近三年,全县共推评市级好少年8名、县级好少年60名、校级好少年200余名。
  文化引领,以文化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芦山县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阵地,以德育工作为主线,开展历史文化研学、文化讲座、“我们的节日”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爱家情怀。聚焦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实践基地5个,印制的《芦山县红色小故事》漫画书,充分让芦山文化、芦山历史融入未成年人成长过程,让思想道德建设扎下深根。
  芦山文庙开笔礼、成人礼、尊师礼等,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学生家长李小川说:“芦山文庙的研学旅行,让我和孩子感受到了先辈之精神,传递了学习之火炬。”芦山县相关部门会同教育局资深教育专家、文庙工作人员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以儒家经典为载体,通过情景再现、传统仪式为表现形式,设计参与感强、底蕴浓厚的各类未成年人研学课程,系统化、多维度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爱国爱家、尊师重道、孝亲爱友等传统美德,通过传统文化活动不断浸润未成年人,让他们成为传承芦山优秀传统文化主力军。仅2023年,文庙研学新设计课程5个,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成为芦山未成年人德育新品牌。
  强化实践 开辟树德育人新阵地
  只有环境适宜了,未成年人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芦山县强化“大思政课”建设,积极发挥教师、学生、各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校园是广大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校园环境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坏。芦山县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芦阳二小作为国家级文明校园,把创建工作开展在日常,坚持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等融入到教育实践中,把传统文化、国学精粹、本土文化融入课程设置中。针对芦山县具体情况,在创建工作中融入地方特色防灾减灾特色课程。其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自编自创防灾减灾操以实用上口的内容搭配简单规范的动作,达到了工作效果,拓展了创建内容,成为全县文明校园建设标杆。
  芦山县也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阵地。依托学校心理辅导室、校外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网格化站点20余个,配置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23名,公开心理求助热线电话18个,开展个案辅导300余人次其中电话辅导60余次,团体辅导14场次。以心理健康网格化站点为基础,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心理普测工作,建立三级预警学生、问题学生台账,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咨询和干预工作。开足开齐“生命·生态·安全”课程,开展初、高考中考前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家访等工作近1000余次,做到县内就学未成年人全覆盖,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为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全县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不断根据未成年人需求,提升改造。
  芦山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辖区青少年儿童的需求为导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脚踏实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文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取得良好成效。今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文明实践活动引爆芦山群众朋友圈,近3000人次未成年人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县内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手抓假期育儿遛娃的民生难题,一手抓解决“小胖墩”“小眼镜”健康问题的现实所需,按照学生和家长需求,开设手工制作、研学、安全教育等丰富的假期课程。同时,常态化提供运动健康、图书阅读、休闲娱乐等群众性服务,不断丰富了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协同共育 营造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为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芦山县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积极联动,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李燕青、李燕红(化名)两姐妹今天一早等在了院子里,等待她们的“爱心妈妈”李姐姐。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两姐妹疏于照顾,自从“爱心妈妈”来到了身边,她们生活上的困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跟父亲、老师、同学的沟通也顺畅了很多。李燕青说:“很感谢我们的爱心妈妈,她让我们觉得没有那么自卑了。”
  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在20余个县级主要部门(单位)的协作下应运而生。县内近500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通过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得到了良好的照料,芦山涉未成年人犯罪率长期保持低位水平。同时,“爱心妈妈”等“一对一”帮扶活动也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首批11位“爱心妈妈”带着社会对孩子们满满的爱走到了最需要帮助的孩子身边,为他们遮风挡雨,在全社会形成了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家、校、社”协作,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芦山县坚持学校以“德”润心、家庭以“爱”连心、社会以“净”化人的“三结合”教育。
  建立健全各类“家长学校”22所,举办相关讲座,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把家长学校开到社区,开展各类周末亲子互动活动,其中依托农家(社区)书屋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受到了群众广泛关注,参与率不断提升。召开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承办雅安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推进会,畅通线索举报方式,开设“小叮当普法课堂”,制作预防性侵等普法节目4期,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清朗行动”正当时,县内网吧、书店等场所不断筑牢保护未成年人底线。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检察干警成为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指导等工作。
  未成年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芦山县在各级各部门的推动中,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正以良好的态势不断发展。芦山县将继续在强化德育、建设阵地、营造氛围三个方向发力,力争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竹紫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