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雅安讯(汉源县文明办)近年来,雅安市汉源县顺河彝族乡聚焦乡风文明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持续提升乡村气质和内涵,农村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一幅人和、景美的乡村文明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发展
夯实群众增收之基
顺河彝族乡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风景秀美宜人,盛产黄果柑、枇杷、核桃、板栗、花椒等特色农产品。顺河彝族乡党委、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群众增收,推动全乡联动。一方面引导农户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加大推广力度,借助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
改善环境
打造乡村洁净之美
顺河彝族乡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通过推进“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举措,与群众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以“小家美”促“乡村美”。结合已有的垃圾清运基础设备和人员配备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更新完善垃圾清运基础设施设备。在全乡设置25个公益性岗位,由乡村垃圾清理员负责日常垃圾清理工作。2024年,陆续在顺河村、管山村村民集中居住区域摆放分类垃圾桶40个。同时,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道德引领
筑牢乡村文明之根
深知道德力量对乡村发展的深远滋养,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宣讲活动。深入各村,讲述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的平凡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触动村民内心,使尊老爱幼不再是口号,邻里互助化作日常,为乡风文明增添温暖底色,激发村民向上向善的力量。
惠民实事
点亮乡村文明之光
聚焦民生福祉,顺河彝族乡一系列利民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完善医疗保障,定期组织义诊进村,为老人健康护航;定期做好惠民政策宣传,让老百姓应享尽享;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公益性岗位,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增收;丰富文化生活,在传统节日中举办演出活动;邀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等。生活有奔头,文明自生长,村民在实惠中凝聚起共建家园、守护文明的共识,助推乡村迈向更美好未来。
宣讲搭台
唱响乡村文明之歌
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以理论宣讲为抓手,组建宣讲队伍。通过“理论宣讲小分队”的形式,结合文艺节目演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群众精神面貌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以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等为重点,立足本地民俗特色,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文化进万家、村歌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不仅提振了群众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还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如今的顺河彝族乡,乡村治理和谐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氛围愈发浓厚。接下来,顺河彝族乡将继续全方位提升村民人文素养与乡村文明程度,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