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雅安讯(石棉县文明办)近日,位于雅安市石棉县的10个爱心小屋完成智慧化改造后,正式投入使用。这些搭载智能系统的便民空间,为环卫工人提供24小时便捷服务,依托微信小程序即可实现“一键开门”“共享雨伞”等功能,用科技力量传递城市关怀。
7月15日10时许,在世纪广场爱心小屋前,环卫工人郭兰莉用微信轻轻扫描门上的二维码,只听“滴”的一声,小屋的门锁便自动解锁。据悉,作为2025年市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内容之一,石棉县10个爱心小屋全部安装了“一键扫码+智能门禁”系统,环卫工人只需经微信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即可在全县范围内任意爱心小屋扫码开门,无需携带钥匙或证件。
“以前,需要使用时得叫管理员来开门,现在用手机就能开门,随时能进出。”郭兰莉说。
走进爱心小屋,空调、饮水机、冰箱、微波炉、急救箱、充电插座等设施一应俱全。针对环卫工人常遇突发降雨的工作场景,爱心小屋创新推出“共享雨伞”服务。借助微信小程序,环卫工人可免费借用雨伞,并在全县34个工会驿站归还,借还记录全程可追溯,既避免了雨伞流失,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里有雨伞,我们随时能借,很方便。借的时候要交押金,但没有使用费。”郭兰莉表示,这项惠民服务非常贴心。
近年来,石棉县持续聚焦民生“关键小事”,依托景区、社区及爱心小屋,建立了34个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工作和休息条件。今年,石棉县还将工会驿站建设纳入市定民生实事项目,投入50万元升级工会驿站,构建“基础服务+应急保障+特色关怀”服务体系。
从“一把钥匙”到“一部手机”,从单一休息点到多功能服务平台,此次爱心小屋的智慧化升级,是“科技+民生”理念的生动实践。据悉,自今年6月,智慧化爱心小屋建成投用以来,已累计服务环卫工人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