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每月心声”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更“聚人心”
2025-08-21 15:14: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宜宾讯(兴文县文明办)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周家镇创新打造“每月心声”理论宣讲品牌,构建“理论宣讲+基层实践”融合机制,探索出一条“政策有人讲、技术有人教、难题有人帮”的理论惠民新路径。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积极打造理论宣讲示范基地。
阵地“赶大集”,零距离课堂让政策宣讲“冒热气”。阵地网格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延伸打造“1+6+N”宣讲矩阵——建成1个“每月心声”主题宣讲室、6个村级“心声驿站”、N个流动课堂。镇级层面设立“乡村振兴面对面”主课堂,明确镇党委班子成员每月深入村组宣传解读政策1次。村级层面设置“每月心声”院坝会等移动阵地,利用农闲时段开展“院坝里的政策课”,通过蚕棚智能化改造政策解读,带动30余户传统蚕桑户完成技术改造,单户年均增收0.5万元。队伍规范化,搭建“互助课堂”学习交流沟通平台,着力加强宣讲人才梯队建设,开展“老带新”系列成长活动4次,通过示范宣讲、业务研讨、结对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宣讲人员的业务能力。内容定制化,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双清单机制,每月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收集群众关注点,动态调整宣讲主题。针对农技需求开设“田间课堂”,围绕养老政策编排顺口溜,结合移风易俗创作情景剧2个,实现“群众点单、阵地配菜”。
乡音“搭戏台”,土专家+云课堂激活群众“参与感”。多元队伍聚合力,联合农服中心、社会治理办、社事办等8部门组建“政策服务团”,形成“专家驻点+部门轮值”服务机制。组建“干部+乡贤+青年+志愿者”四类宣讲团,吸纳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用鲜活案例、乡音土话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主张,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双线阵地广覆盖,利用乡镇集市开展“法律赶集”活动,采取“法律顾问+调解能手”现场调解化解矛盾1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100人次。积极打造“七彩周家”视频号线上宣讲主阵地,发布原创视频8个,触达群众1.4万人次,把宣讲课堂安在“云端”、讲在“线上”。积分激励促参与,创新“理论宣讲+积分兑换”模式,群众参与宣讲问答、建言献策可获乡村治理积分,凭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村级议事参会率从45%提升至82%,累计收集产业发展建议37条,评选出“最美庭院”50户,有效激发群众共建共治热情。
民声“开良方”,问题清单变身为民“幸福账”。问题收集常态化,建立“院坝会+网格走访”机制,要求干部带着民情日记本、政策明白卡、问题登记表走进院坝,既听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大事”,也记房屋漏雨、看病报销等“小事”,收集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建立民生诉求台账8类,真正让群众的“心里话”变成干部的“案头卷”。问题办理高效化,创新“院坝会+乡贤理事会”模式,邀请老支书、土专家、新农人等组成“智囊团”,针对收集的问题开展“诸葛会”。通过院坝会协商解决产业规划、项目选址等重大事项14件,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率达85%。成效展示可视化,建立“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全链条机制,简单问题现场办结,复杂问题限期办理,疑难问题专班攻坚。累计办结民生实事40余件,修建产业路20公里,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