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网宜宾讯(兴文县文明办)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8月22日,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了“文明升学礼 苗乡新风尚”2025年集体升学礼,为30余名准大学生送上祝福和专属升学纪念品,引导广大学子及家长抵制“升学宴”“谢师宴”等大操大办,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活动开场前,签到墙前格外热闹。准大学生们纷纷驻足,提笔在墙上郑重签下名字,有的与同窗并肩合影,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有的拉着家长同框,定格下这份特殊时刻的喜悦,为这场文明升学礼提前增添了温暖氛围。
随着大屏幕亮起,大河苗族乡宣传片缓缓播放,一帧帧画面,既是大河苗族乡的生动缩影,也让即将远行的学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家乡永远在身后”的温情。
随后,乡实践所所长黄群现场致辞。从“勤学善读,以真才实学铸就人生基石;赓续文脉,以中华文明塑造精神气象;坚持奋进,以百折不挠淬炼青春本色”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持续学习、文明传承与坚持奋进的重要性。在向金榜题名的学子们送上祝贺的同时,也点明了集体升学礼的初心:“用文明仪式替代铺张宴席,让升学的喜悦少些人情负担、多些真诚温度”。
“谢亲恩”环节,成了现场最动人的瞬间。家长们分批次走上台,学子们主动迎上前,一个用力的拥抱、一次轻轻的搀扶,瞬间化解了多年养育的辛劳。随后,大家双手递上提前写好的感恩信,表达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感谢。
紧接着,学生代表张远鑫和靳梦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学生代表马宇杰宣读《大河苗族乡“文明升学 感恩新风”倡议书》,倡导“不办宴、不攀比、不跟风”;家长代表马永江也现场发声,支持集体升学礼,拒绝铺张浪费,给孩子树立文明榜样。一句句承诺,传递出“小家庭”带动“大文明”的坚定决心。
活动现场,还为升入高校的学子送上了奖学金。
仪式尾声,大河苗族乡实践所还发布了两个假期文明实践活动——“我写/画/拍我的家乡”实践活动和“老吾老·幼吾幼”志愿服务,引导学子在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没有奢华的宴席,没有繁重的人情,但这场集体升学礼,却成了大家珍贵的回忆。接下来,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将持续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典型引领、志愿带动,推动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