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

文明中国·资阳 | 德耀资阳 有爱之城

2025-10-22 15:03: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资阳市新春文明实践集市。

  四川文明网资阳讯(苏秋伃)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不仅在于林立的高楼,更在于人心的温度、道德的力量。资阳“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背后,是以机制为骨、榜样为魂、实践为脉,深耕公民道德建设的久久为功。将“德耀资阳 有爱之城”的品牌底色越擦越亮,在川中大地书写出文明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答卷。

开学第一课。

  铸魂润心

  让文明理念融入生活肌理

  理论宣讲不必端着“架子”,也能唠进群众“心坎”。在资阳,“理响资阳·城事大讲堂”带着431厂的“三线精神”走进社区院坝,老工人的奋斗故事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典耀中华 文润资阳”诵读活动走进校园,孩童们的朗朗书声让中华经典代代相传;“雁之声”“柠聚力”等宣讲品牌更用方言土语解读政策理论,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让理论宣讲既有思想深度,更有民生温度。

  文明养成既要“软引导”,也需“硬规矩”。《资阳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让文明从“倡议”变为“准则”;《文明行为十八条》更将抽象的道德要求,细化为环境卫生“三牢记”、交通出行“三提示”、文明用餐“三习惯”等具体规范,让市民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如今,核心价值观被编成手册、谱成歌曲、融入街景,市民抬眼能见、随口能唱,文明已成为市民的生活常态。

“中国好人”李月莉二胡音乐鉴赏活动。

  榜样领航

  以凡人微光点亮城市星河

  “一把二胡拉十余年,点亮百余名残障孩子的‘心灯’”——这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月莉的故事。这位退休职工自费创办二胡工作室,不仅免费授课,还自掏腰包购置乐器、定制演出服,带着孩子们登上全国舞台拿奖,连盲人弟子都成长为能独立教学的音乐老师。在资阳,这样的“凡人英雄”并非个例:从带领村民致富的“网红村支书”关祖苹,到默默奉献的“感动资阳”身边人物;从登上“四川好人”榜的普通市民,到勇救落水儿童的先进典型,四级榜样选树机制让400余位普通人走上道德舞台,他们的事迹就像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整座城市的星河。

  好榜样要“传得开”,更要让好人“得实惠”。资阳组建道德模范宣讲团,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开展巡讲超千场,还将好人故事改编成《果敢少年》等情景剧、小品,让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美德口口相传。更暖心的是,资阳推出“道德礼遇卡”,涵盖免费体检、公交出行、景区游览等20项权益,每年发放近4万元奖励慰问金,用实实在在的福利践行“德者有得”,让“当好人、做好事”成为全城共识。

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展演暨传统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实践养成

  用文明行动绘就幸福图景

  文明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落在实处的行动。资阳市全力构建“15 分钟文明实践圈”,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上千个,让文明服务“离家不远、抬腿就到”。每月开集的“文明实践集市”更是人气爆棚,理论宣讲、中医理疗、家电维修、便民咨询、文艺演出等服务“一站式”送到群众身边,一年间开展活动1.2万场,成为市民心中的“文明嘉年华”。

  道德建设还融入社会治理的细处。面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旧俗,资阳市发布《资阳新风十条》,成立千余个红白理事会,推行文明积分制,用“小积分”换来“大文明”。同时,深挖陈毅元帅等红色家风资源,推选“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让爱国爱家、相亲相爱成为家庭新风尚。“拾金不昧好少年”的事迹传遍全网,“诚信街区”“诚信商户”持续评选。诚信,正成为资阳最亮眼的名片。

  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对资阳而言不是终点,而是道德建设的新起点。下一步,这座浸润着善意与温暖的城市,将继续用心用情,久久为功,让道德之光始终照亮城市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文明之花”在资阳大地上常开不败。

编辑:杨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