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阳:联手三地践文明 共绘川渝新图景
2025-10-29 20:14: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四川文明网资阳讯(资阳市文明办)川渝一家亲,携手向文明。从柠檬种植的线上教程,到跨越省界的法治“坝坝宴”;从串联巴蜀的石刻研学线路,到惠及数十万人的跨省公交……自2024年6月18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启动以来,四川省资阳市与四川遂宁、重庆潼南、大足携手,以“巴蜀同脉·文明同行”为主题,机制共建、品牌共创、平台共建,共绘接地气、有生气、冒热气的川中渝西文明实践带新图景。

以机制共建为先导 协同联动构建新格局
资阳、遂宁、潼南、大足共同签署《共建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工作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覆盖41个毗邻区县和镇街,实现工作共商、责任共担。依托线上文明实践平台整合资源135项,推动先进典型、石刻非遗、农技培训等内容互联共享,真正实现“一份资源四地用”。安岳的柠檬种植教程与大足的石刻文化课程互为补充,惠及群众30万人次。以毗邻镇为重点,延伸至23个非毗邻镇街,推动农业、文旅、法律等30余支社会力量跨区域联动。

以品牌共创为突破 示范带动探索新路径
“家风润心”共清风。资阳联合遂宁、潼南、大足,邀请“全国五好家庭”、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组建川渝好人宣讲团、“弘毅”家风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开展“家风润万家”巡展巡讲近300余场。发挥陈毅家风的示范作用,围绕其内涵凝练、文化传承、品牌打造、传播推广,开展家风IP建设行动,依托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打造家风“一馆一廊一街一角”地标IP,深耕“弘毅家风”品牌,打造弘扬红色家风沉浸式文明讲堂,以“小家”美德赋能“大家”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资足无讼”共善治。资阳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要求,联合重庆大足区划定毗邻的10个乡镇建立“资足无讼·跨域协作示范区”,深入开展无讼创建、推进跨域协同治理。推动46件跨域纠纷高效化解,形成“川渝法治坝坝宴”等法治宣传品牌。定期开展数据会商,研判区域司法数据,交流解纷经验。2025年以来,示范区内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7.8%。
“资足常乐”共喜乐。资阳与大足共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安岳曲剧、竹编、石刻等非遗项目与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共同打造“文明同行资足常乐”品牌案例。促进两地共享石刻文化“文化常乐”,共享美好生活“精神常乐”,共享文明新风“生活常乐”,有效推动川渝文明实践“常态长效、惠民于乐”。
截至目前,已联合开展精品文艺展演、非遗宣传展示、艺术展览和各类传统节日、文旅消费季、文化惠民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开展“非遗进村社”活动30余场,带动文旅发展。安岳县“安柠石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联动川渝志愿者开展跨区域服务400余次,惠及群众超8000人。

以平台共建为依托 成果共享同绘新图景
联合打造4条文明实践研学线路,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共建巴蜀石窟走廊,推动石刻文化与家风传承相融合,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成立柠檬产业联盟,发展“采摘+旅游”模式,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设立跨省法官工作室,高效化解纠纷46起;开通跨省公交2条,年运送乘客32万人次,方便群众赶集、看病、走亲戚,真正实现发展成果人人享。

当前,川中渝西文明实践带建设机制日趋成熟、活动持续深化、成效不断显现,资阳将继续携手遂宁、潼南、大足,以文明实践的“软实力”筑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硬支撑”,共同绘就一幅有温度、有底蕴、有活力的巴蜀文明新画卷。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