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④|泸州泸县:从家风“引流”到乡风“减负”,文明实践让“龙城”焕新彩
2025-07-10 22:5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拍摄/施华琼 剪辑/冉晓龙
四川文明网讯(朱乔明 施华琼)7月10日,“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活动第四站走进泸州市泸县,探寻“中国龙文化之乡”的文明实践丰硕成果。
市民在川江家风馆前的公园内晨练。朱乔明 摄
早上8点过,川江家风馆前,晨练的市民舒展四肢锻炼身体。记者团到来时,市民李星融正将一套太极剑舞至收势。为了备战过几日的武术锦标赛,这一天她特意加练一个小时。“自从家风馆建好后,我就每天早上在这里练剑了。场馆周边环境好,文化氛围也浓,之前我还专门带孩子来这里品读名人的优良家风故事,很受触动”。
泸县川江家风馆。泸县宣传部供图
川江家风馆研学活动。泸县宣传部供图
嵌于九曲河公园内的川江家风馆,于2023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后,迅速成为泸县的一处热门打卡地。两年来,不仅馆前的绿地是市民晨练、休闲的好去处,馆内,一场又一场家风教育主题活动也接连不断。
讲解员杨若兰刚刚接待完25名“逐梦扬帆计划”大学生来馆参观,又在为即将到来的朝阳社区暑期夏令营等多个参观团队准备讲解。开馆至今,川江家风馆先后接待400余个团体及省内外游客6.9万余人次。
一处隐于县城的家风馆为何如此“热门”?丰富的家风教育资源是“引流”秘诀。
川江家风馆家风小课堂。朱乔明 摄
川江家风馆参观人数仍在增加中。朱乔明 摄
集家风家教、互动体验、文旅特色消费于一体的川江家风馆,通过“1235”模式布局,将近百个家风故事在馆内依次呈现。“‘1’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家风故事展示专区;‘2’即许先芳免费茶铺、袁隆平禾下乘凉梦2个场景还原;‘3’即家风小课堂、家庭会客厅、家风助力区3个互动功能区;‘5’即修德、尚俭、和睦、勤学、报国5个主题展示区。”泸县县委宣传部宣传教育股副股长谭洪雨介绍,作为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川江家风馆以“龙城好家风”为主题,常态化组织开展家风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教、涵养好家风,不断弘扬文明新风尚。
喻寺镇谭坝村文明村风墙。泸县宣传部供图
喻寺镇谭坝村花海步道。泸县宣传部供图
好家风带来好民风,好民风带来好日子。在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外来媳妇李庆敏对这一点的体会尤为深刻:“我从古蔺县嫁过来后,和婆家一直都处得非常好,平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村里,大家都和和睦睦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省级样板村、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诸多殊荣之下,是谭坝村聚焦文明新风培树走出的一条乡风文明建设特色路径。
喻寺镇谭坝村法治广场。泸县宣传部供图
喻寺镇谭坝村便民服务中心。朱乔明 摄
将道德模范引领、星级文明户示范与新乡贤带动深度融合,谭坝村创新实施“三评”机制,深入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礼金上限,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监督管理),通过“邻里互劝、熟人带动”的柔性治理,形成“一户响应、多户跟进”的裂变效应。如今,村民操办婚丧宴席平均支出从过去的2~3万元降至0.5~1万元,降幅超过了50%,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更让乡风民风更加淳朴清新。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