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⑪|达州达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热流中成为“顶流”

2025-07-17 17:07: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视频拍摄剪辑:冉晓龙

  四川文明网达州讯(朱乔明 施华琼)7月16日,川东北渝东北地区骄阳似火,“文明提质 实践增效”——四川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活动来到达州市达川区。在气温近40摄氏度的滚滚热流中,媒体团与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顶流”撞了个满怀。

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义”行动展示墙。朱乔明 摄

  走进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的同时,媒体团的目光迅速被站内热闹的场面所吸引——义诊义剪、健康宣讲、儿童暑托、书画室、读书角等活动空间里,满满的全是社区居民。

  在这个约1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了居民的日常需求,像一个“暖心磁场”——从老人需要的基础医疗服务,到孩子渴望的假期陪伴,再到居民追求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里都能找到落脚点,真正实现了“老小兼顾、供需匹配”。

口腔科医生在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免费检查口腔健康。朱乔明 摄

  “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轮流安排义工活动,同时衔接机关‘双报到’单位和社区志愿者协助服务,在周末另行于户外组织义工活动。我们还对‘五义’行动提供者作荣誉记录,如实登记‘志愿者公益时间存折’,对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较多者,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向上推荐表彰表扬。”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党委副书记郝春莲介绍,作为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杨柳社区以 “五义” 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义务诊疗咨询、义务剪发美容、义务书法传授、义务演奏示范、义务宣传引导等活动。平日里,实践站每天都有固定活动,全年累计不少于100场的主题活动更是让居民们渐渐养成了“有事没事来转转”的习惯。

  一楼的爱心义剪服务点前,73岁的社区居民冉丛云正在等待理发,排在他前面的还有两个人,他一边排队一边和大家聊起了天。“董师傅的手艺没得说,剪得又快又好!”冉丛云就住在路对面的小区,“来这里理发,不光是图方便,主要能和老伙计们凑一块儿说说话。”

社区居民在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定期享受义剪志愿服务。施华琼 摄

  义剪志愿者董维弟手上动作没停,口中的招呼声却一刻也不停。社区里大多是老熟人,时常互相打趣。退休不久的他最近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社区500多名志愿者之一。“在家也是闲着,不如来给大家搭把手,看到老邻居们满意,我心里也舒坦。”

  二楼的童心暑托活动室里,大学生志愿者刘馨正通过PPT演示,带领孩子们学习健康知识。“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呀?”她话音刚落,孩子们便瞪着好奇的大眼睛,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

大学生志愿者在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童心暑托志愿服务。朱乔明 摄

  8岁的周晋墨笑得格外开心:“以前暑假爸妈上班,没人陪我玩。现在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做游戏,还有大姐姐教我们知识,我太喜欢这儿了!”一旁,同为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的杨元凤也笑着说,这个暑假因为这群孩子,变得格外有意义。

社区书法爱好者在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杨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交流书法技巧。施华琼 摄

  隔壁书画室里,墨香阵阵。几位书法爱好者围在桌前,有的挥毫书写,有的相互点评。70岁的周开义是这里的常客,退休后迷上了书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书画室成了他每天必来的“打卡地”。“这里笔墨纸砚样样齐全,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比自己在家练有意思多了。”他指着墙上悬挂的作品说,“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练的,社区还会定期举办展览,让我们这些爱好者也能过把‘艺术家’的瘾。”

  媒体团一路走、一路看, 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炎炎烈日挡不住居民们的热情,更挡不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顶流”魅力。

编辑:张文奇

文明四川   关注我们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信息爆料稿件报送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蜀ICP备19005180号-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