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最元通”是崇州市元通古镇旅游品牌,是“川西坝子农耕文化记忆窗口”。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精华的灌区,崇州保留和传承着完整的天府农耕文明习俗,独具魅力且内涵源远。从清康熙年间来连续举办超过200年的元通清明春台会,是最具有“成都风味”的春季祭祀及庆典活动。历史上,三天会期之中,元通河坝十里河滩人山人海,恰如宋人笔下的“清明上河图”。如今,清明春台会已成为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活动,被列入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元通古镇这座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一张靓丽名片。
元通清明春台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保护单位为崇州市文化馆。元通清明春台会是每年清明时节在崇州市元通场文井江畔河坝上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主要由迎神赛会、百姓游乐及备耕物资交流等组成。迎神有城隍出巡、放五猖、捉旱淋等仪式,伴随彩台、花灯等游行。成千上万的百姓届时来观赏文娱、杂技、川剧,走亲会友等...[详情]
元通清明春台会又称“清明会”,自清朝康熙年间举办以来已经延续了三百余年,是完整复刻了“踏青原野、期盼丰收、寄情山水、乐享生活”的天府之国民俗精髓的盛大节会。到了今天,城隍巡游有了另外一种形式。现在城隍巡游往往请川剧演员扮演城隍爷和城隍娘娘,在整个巡游队伍前头走。整个元通清明会时间往往持续一周以上...[详情]
4月2日,是崇州市元通古镇第268届元通清明春台会的第一天。当晚7点,清明会民俗活动之“百名福娃闹元通、百年建党润童心”拉兔灯祈福巡游古镇活动在万众瞩目中精彩开启。在两只两米高的特大兔灯的引领下,由元通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组成的小兔灯队伍紧随其后,沿古镇经永利桥、新街、东盛街、双凤街、汇江广场到达惜字宫巡游...[详情]
憨厚的“金牛”披红挂绿,被牵着走过古镇的大街小巷;严肃的“城隍老爷”走出了庙宇,接受风调雨顺的祈求。仪式正式开始,通赞、鸣赞、引赞、司盥,接着擂鼓升坛、立神位和献贡品,然后各祭官颂读祝辞,迎神行礼、奏乐伴舞,最后受福挂彩、三拜送神。紧接着,人们表演起牛舞,为即将进入农忙状态的耕牛挂上鲜艳的绸缎,一起扶犁,开启春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郁的“天府味”“成都味”...[详情]
今年是传统农历中的牛年,以憨厚的“金牛”作为开启一年耕作序幕的主角,寄托对风调雨顺、富足丰收的美好希望。按照传统,祭祀典礼之后,人们就要为稻田放水,从育秧田里移来秧苗准备插秧,一年的收成取决于此。而且清明时节是农田耕作前的空闲时分,也成为了走亲访友赶场买卖的好时间,清明春台会往往引得方圆数十里十几个区市县的老百姓趋之若鹜...[详情]
元通古镇上演了热闹非凡的“龙狮跃春”民俗巡游,由当地各村(社区)的群众自发组织、参与。造型各异、风格不一的花灯,巨龙遨游、雄狮伴舞、划旱船、踩高跷......融入多样传统文化元素的文艺节目接连上演,让青瓦白墙的元通古镇充满了浓郁的“天府味”。游客们跟随游行队伍穿行在古镇之中,既体验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又感受了古朴的文化气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