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文明办  主办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文明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67177
在大渡河上摆渡希望——四川水运人“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纪实
2022-09-20 15:45:00 中国水运报
分享到手机

 

  山摇地动,余震不断,落石滚滚……“9·5”泸定地震发生后,217省道石棉段大田隧道到联合村隧道长达7公里路段多处塌方,路基滑坡损毁,石棉到泸定的道路中断,设备、人员均无法进入,抢通难度极大。

  救援人员、救助物资急需送进去,受伤群众急需运出来,关键时刻,救援人员在灾区搭建起一条条水陆空联动的“生命通道”。在紧邻217省道的大渡河江面上,快艇、冲锋舟、货船乘风破浪,挺进受困“孤岛”;港航海事人员、船员组成水上交通应急抢险队,迅速投入到救援人员、施工人员、受灾群众和救援物资的转运任务中,并承担起水路勘测、山上作业面安全瞭望等工作。

  地震中,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四川水路交通人化身“摆渡人”,“强渡大渡河”,在震区摆渡起生命的希望。

  火速响应集结救援队伍

  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海事力量。

  “9·5”泸定地震发生后,按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应急工作预案要求,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应急指挥大厅待命,并指导甘孜、雅安两地全面排查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受灾情况。同时,该中心及时联系乐山等周边航务海事部门,提前做好应急救援船舶和队伍待命工作。

  “未受损,安全!”9月5日下午,甘孜、雅安两地对72艘船舶和25个渡口进行全面排查,表示未受地震影响。然而,由于山体滑坡,雅安、甘孜部分道路中断,急需增派船舶,畅通水上应急救援通道。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迅速调集相关船艇和人员赶赴雅安市石棉县和泸定县得妥镇两个救灾点。从9月6日至9月15日,该中心先后协调指导雅安、乐山、遂宁、绵阳、南充等市州共21艘船艇、124名救援人员参与救援,累计开航711次,转运被困群众、伤员和运送救援队伍总计6335人次、运送应急物资约43吨。

  “加强研判,为震区人员和物资转运工作提供坚强的水运保障,坚决助力当地打赢抗震救灾这场大仗硬仗!”9月9日下午,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现场工作组赶赴泸定地震一线指导救援工作。 在现场,工作组积极督促甘孜、雅安两地加强辖区水域通航秩序管理,并乘船沿河察看水域通航条件、码头靠泊条件、码头后方公路连接线、船舶航行线路等,初步确定采取滚装运输的方式运送机械设备和货运车辆,采取普通客运方式运送人员和普通物资,并确定了两个库区应急码头选址。

  为进一步畅通灾区水上救援通道,9月12日,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又从龙泉水上应急基地调集两车浮动码头设施前往雅安石棉县大岗山库区,3个点位的浮趸为船舶靠泊和人员上下船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保障。

  9月13-15日,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再次派出工作组指导两个库区协调统一库区航行规则和原则,加强维护通航秩序,保障航行安全,并场查看龙头寺库区水域新民码头、王岗坪码头,进一步完善水上应急运输保障方案。

  克难攻坚展现港航风采

  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

  泸定县6.8级地震导致石棉县受灾严重,陆上公路通道短时间内无法打通,王岗坪乡几乎成为“孤岛”,大渡河水上通道成为通往灾区的生命线,这时,雅安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主任张琦提前从汉源库区调来的4艘船舶派上了用场。

  “下水,连夜挺进王岗坪乡!”9月5日22点10分,第一艘海事船到达石棉龙头石水库。然而大渡河这段水域并未常年通航,也未设置夜航航标,船只下水后行进困难,在河道转弯处差点撞上山体基岩。

  “船头安排人瞭望,用手电筒照明,船要沿着水花前进,不能看着山走。”张琦急中生智。就这样,在一缕光线的照射下,向王岗坪乡的水上救援通道顺利打通,第一批重伤员就这样顺利从水路转运了出来。

  震区需要支援,海事义无反顾。9月10日,在接到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通知,需要往石棉大岗山库区和龙头石库区增派船艇和人员参与救灾工作后,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又分别从遂宁和绵阳各组织了3艘船舶、共15人迅速开赴救援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遂宁市射洪地方海事处副处长田岷介绍,射洪地方海事调派3条船艇、7名海事救援人员星夜兼程赶赴石棉后,一直忙于往返运送人员和物资,完成转运任务后,又安排两条船艇担任观察哨,帮助施工现场做好警戒,观察山上落石及潜在危险,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截至15日16点,已累计观察40小时,成功预警3次。

  9月12日下午,绵阳、雅安市水上救援力量成功转运一对彝族双胞胎婴儿及家人。为了不让膨大坚硬的救生衣隔着娇嫩的婴儿,下船时,绵阳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景平细心地提前脱下救生衣才伸手抱住婴儿,随后轻轻转交给雅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经开区副大队长刘源。

  在震区,这样柔软而温馨的场景不仅在石棉县上演,一幕幕海事人员抗震救灾、守护生命的故事在震区接续上演。

  地震发生后,甘孜州交通运输局海事与航务管理科副科长张洪迅速摸排辖区受灾情况,得知得妥镇幸福村受灾村民凌福兰急需到石棉县医院进行化疗而道路不通的情况后,便立即联系该村驻村队及病人家属,通过水路及时将病人转运至石棉县大岗山水库上岸。

  “到15号为止,我们已经调集了3批次共4艘应急船艇、15人支援泸定县得妥镇。”乐山交通水上应急救援队代旭介绍。这支救援队中有从30岁到59岁的老中青三代救援人员,他们克服路途上余震不断、乱石滚落的危险,成为外市第一支到达泸定县抗震救灾现场的水上交通应急救援力量。

  当乐山的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持续奋战时,南充市航务管理局9名救援人员接到驰援通知后火速集结完毕,携4艘救援船舶疾驰500余公里,经过9个小时奔波后抵达得妥镇,与乐山交通水上应急救援队共同支援泸石高速在建项目的施工人员和群众、灾情点物资运送任务。

  守望相助凝聚社会力量

  这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在救灾现场,除了消防、武警、海事等政府救援人员,还有大量志愿者也参与其中。在大渡河上,也有一群秉持着公益之心,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的“最可爱的人”。

  9月15日19点,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开了一天船的王洪萍来不及休息,又忙着维修船舶。“多的时候一天跑数十趟,江面上漂浮物也多,打在螺旋桨上就容易损坏船舶。”王洪萍边说着边忙着抽出船舶积水。截止到9月15,王洪萍已在石棉震中坚守了十天,每天就是做一件事——开船。

  今年41岁的王洪萍是四川铁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海务主管人员,也是汉源县唯一一位二类船长,有8年船舶驾驶经历。这次听说石棉需要船舶和驾驶人员去支援,她顾不上和家人商量就主动报了名。9月5日晚上,她到达龙头石水库新民临时码头接驳点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

  “先让重伤员上船,旁边的人搭把手,扶一下担架”,王洪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上船人员,驾驶着船舶在没有夜航条件的大渡河上小心航行。“我们没得选,重伤员必须要及时运出来及时救治,能救人,冒些风险值得!”王洪萍这样说道。凭着过硬的驾船本领,这位“花木兰”从5日20时一直奔波至6日5时不曾停歇,顺利将一批批救援人员运进震中,一个个伤员运送出来。

  “我没有觉得很辛苦,这里有比我更辛苦的人,我也只有这么大能力,看到因地震受伤的老奶奶、小朋友伤痛缠身,我就心里难受,就希望能为他们多做一点事。早一点把他们转移出来,他们就少一分痛苦。”这就是王洪萍坚持下来的动力和信念。

  在绵阳水上交通应急抢险队伍中,也有一名特殊的船员,他是来自绵阳市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三类驾驶员兼轮机员颜刚。在这次支援石棉抗震救灾工作中,他主要负责船舶驾驶及维修工作。

  “作为水上运输行业的一员,现在救灾有需要,而我们又有能力,那肯定就要担负起这份社会责任嘛。”绵阳市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正均这样说道。据介绍,该公司已成立20余年,主要从事仙海湖风景区的水上旅游运输工作,现有各类船艇287艘,驾驶人员23名,其中10人纳入绵阳水上交通应急抢险队伍。

  陈正均介绍,该公司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就曾派出8名船员参与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上应急保畅工作,直到堰塞湖泄洪,安全风险解除才撤离,前后历时3个多月。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英雄!”大渡河边,参与泸定地震救援的四川水运人一次次上演新时代“强渡大渡河”式的救援,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忠诚与奉献。

编辑:李尚维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