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深入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平凡之善”等,持续讲好榜样故事。通过挖掘“凡人微光”,传播道德风尚、彰显城市温暖,全面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让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浸润新津的大街小巷。

叶玉明

2003年,叶玉明来到新津开启创业之路。事业刚有起色,叶玉明便爱上了公益,到敬老院里做义工,在自家的“矮哥炖鸡面馆”为环卫工人、残疾人打五折,开展捐资助学等。【详情】

石尘

他是公司勤劳的“小蜜蜂”,10年快递生涯零投诉零延误;他是粉丝众多的民间“音乐人”,有300余首的原创歌曲;他是20余名孤寡老人的“好儿子”,志愿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详情】

徐小龙

从实验室到鱼塘,从技术攻坚到产业扶贫,徐小龙用“脚沾泥、手沾水”的实干精神,将道德实践融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每一寸土地。【详情】

肖建军

他从事专业舞台灯光销售工作,然而却有着比“灯光”更炽热的心,时刻记挂着贫困落后的那片山区,他组织爱心人士一对一爱心助学88名特困生,募集爱心助学捐款100万余元,捐赠物资价值158万余元。【详情】

高文林

2025年1月25日,成都市新津区街头上演生死时速。高文林仅用4分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连闯多个红灯,将一名因高烧陷入昏迷的小女孩及其家人安全送至新津区人民医院。【详情】

岳洁

“我的能力有限,但也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岳洁在自家餐馆推行每月一天免费餐,目前已经为近万人提供了可口的免费餐。【详情】

陈玉彬

退休干部陈玉彬热心小区公共事务和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其领创成立“陈玉彬小区治理工作室”,把自己的退休时光奉献给小区居民。【详情】

刘晓文

2015年,刚成立不久的新津区第三小学零薪酬聘请刘晓文担任足球教练,他一干就是10年。10年的耕耘,刘晓文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荣誉,他用足球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之光。【详情】

刘庆中

刘庆中在平凡的岗位用干劲、闯劲、钻劲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光明的事业中绽放绚烂芳华。未来,刘庆中将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事业崇高追求,在建设新时代产业强国中贡献自己更多的热血和力量。【详情】

邓碧涛

十四载风雨兼程,邓碧涛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守护一方平安的坚实脊梁。【详情】

胡波

从热血沸腾的“新兵小胡”到沉稳坚毅的“老兵胡波”,从抗震救灾到乡村全面振兴,胡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无数暖心小事编织出最动人的奉献画卷。【详情】

蒲清书

在村里工作多年的蒲清书,不仅德高望重,而且矛盾调解工作经验丰富。2018年,蒲清书被岳店社区聘请为“连心”老党员工作室“知心大姐”,协助社区“两委”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详情】

杨文艺

扎根乡土二十余载,杨文艺以一根红绳为纽带,用匠心守护传统技艺,用爱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非遗传承与助人为乐紧密结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展现了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担当与道德情怀。【详情】

陈小敏

陈小敏自从结婚之后,便扛起了照顾患病公公的重任,细心照料他的日常起居。此外,陈小敏还四处求医问药,想方设法帮助公公恢复知觉,哪怕还有一丝希望也绝不放弃。【详情】

罗春霞

罗春霞用她的柔情善良、坚韧无私和积极乐观,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不离不弃地陪伴照料精神残疾的女儿、尚未成年的孙子和不幸患病的丈夫。【详情】

王兰

王兰,她孝顺父母、夫妻和睦、关爱子女,注重家风;她邻里互助、乐善好施。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孝老爱亲故事。【详情】

杨玉芳

杨玉芳以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40余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独自一人悉心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脑瘫女儿,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演绎着一位母亲最普通却又最高贵无私的母爱。【详情】

胡志勇

胡志勇以诚信为犁铧,三十八载深耕农业沃土,将一间30平方米的粮油小店,培育成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详情】

段宁海

2018年,段宁海退役后回到乡村工作,担任新津区兴义镇广滩村书记,在新津区率先探索“居民自治自管+社区兜底服务”治理模式和“社区公共空间有偿使用”模式,带动农集区成为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详情】

李霞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基层企业家,李霞爱岗爱厂、敬业勤恳,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投身扶贫救助工作,积极参与校企爱心基金建设;充分发挥电力设备产业优势,积极参与公益性应急救援工作。【详情】

主办: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宣传部 成都市新津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蜀ICP备19005180号-5